互联网江湖挖人大战,是迷狂还是理性?

  反观中国,娱乐明星纷纷加入互联网公司担当职务,周杰伦加入唯品会,出任首席惊喜官(CJO)一职;美丽说宣布Angelababy成为旗下海淘品牌HIGO的首席时尚官(CFO)。因“我是歌手”一炮而红的韩国歌手黄致列也在今年3月初入职步步高旗下的电商平台云猴全球购,担任全球首席买手。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名人加入。去年年底,何炅加入阿里音乐团队,任CCO一职,而在那之前,高晓松、宋柯已正式加盟阿里音乐,分别担任董事长、CEO两大要职。今年五月,360官方在微博上宣布,正式任命著名主持人李湘为360娱乐总裁,负责整体娱乐资源的整合,360娱乐内容的打造,以娱乐产品支撑360公司各业务加速发展。

  人才流动本应是商业社会的一种常态,也是这个社会保持创新力与活力的标志之一。但是,过往一段,可能是过去20年来,最为集中、频次最高、影响最大的一幕。在它背后,到底是迷狂还是商业理性,是否有着更广的社会原因?

  三、隐藏在背后的逻辑:行业与经济

  首先,就是全球经济疲弱带来的危机感,中国经济也在L形态中承压,许多企业尤其科技企业都经历着考验。

  就连BAT都是如此,它们的财报数据虽然也有成长,但更多是春秋笔法。比如阿里更多是资本运作获得成长,它的电商主业尤其淘宝成长大幅下滑。百度则同时备受业绩增速和商业道德拷问,有被剔除出BAT之忧。腾讯的最新财报也显示广告业务环比下滑严重。这背后有人口红利的消失背景,它导致纯粹靠新增用户带来流量经济失去效应。

  为了化解危机,互联网业日益需要那种能够激活存量用户、挖掘大数据价值的人才。因此,网红经济快速崛起。网红最大的角色,就是通过娱乐化模式为平台导流,形成一个个社交圈层,并体现垂直服务特色。这也是互联网流量经济的再造。除了网红,还有名流效应。许多互联网公司甚至传统科技企业还开始拉拢那种行业外名流。他们超越行业限制的大众品牌影响力,能够产生更多名人效应,并带动商业转化。你能从张艺谋、高晓松、黄健翔、邓超、何炅、李湘的动向中体会到。

  其次,上市公司股价压力也是人才流动重要原因。阿里、乐视最典型。自从IPO之后,阿里大面积调整了管理团队,甚至连CEO也迅速更换成职业经理风格更浓的逍遥子张勇。随着更多职业经理味道的中层加入。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某种程度上是阿里为股价、数字而战的体现。职业经理比阿里那些崇尚所谓价值观的老人,往往更注重短期业绩。再者,全行业都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压力。后摩尔定律时代,底层技术研发遭遇瓶颈。在新的工艺、材料出现重大变革前,整个产业开始寻求挖掘前代或成熟技术价值。这种动向体现在人才诉求上,就是那种具有商业思维、有通路优势、能触达消费者的人才的舞台。

  当然,其中更反映出来巨大产业融合的背景趋势。

  一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日益融合,“互联网+”成为社会思潮。市场更需要既有互联网思维又有实体模式运营经验的人才。阿里针对苏宁、京东针对永辉超市的挖角与投资,以及万达高薪挖角互联网人才,都带有对流的特征。而乐视的生态化反,虽有许多夸张,但从贾跃亭的理念来说,确实也有许多合理的部分。他认为,未来,真正巨大的变革会发生在行业之间的交汇地带。乐视在互联网汽车、体育等领域的布局,都带有跨界的用意。贾跃亭对人才的诉求,自然就会有不同于其他许多互联网企业的风貌。二是未来的社会,是万物互联,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共享数据。因此,那种具有技术或融合方案经验的行业人才,尤其是云计算的人才,就成了香饽饽。最近,滴滴成功挖角阿里云最牛的技术专家,就体现了这一点。

  政策当然也在引导人力流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里,新创公司或项目,他们急需人才填充,定点挖角巨头或者行业里的好手,就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中国太多人才集中于BAT以及众多大公司、跨国公司,随着行业演进,他们在其中发挥的空间有限,开始出现大规模分流。当它与政府倡导的上述政策碰撞后,就会促成一个打破巨头人才垄断、空耗整个社会人才的趋势。这应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建设价值。

  但人才大规模流动,也值得我们反思。主要有两重。一重是我们过去的人才培养观念。中国学科细分,过去培养了大量专业型人才,它适应了改革开放后、一个工业体系日益细密的中国,适应了一个海外高度发达的水平产业分工大潮。但当科技行业内部发生整合、尤其ICT领域开始融合的周期,那种复合型的技术与商业人才更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