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泰坦”与“红杉”等国外超级计算机用途较为单一,基本只能适配某一方向的应用,但针对性、专业性更强。而国内超级计算机则更为开放,可以匹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问题是,如果没法用起来,再高的计算能力只是一个让人迷醉的数字,意义在哪?
从人体血流模拟到气候预报
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其实非常广阔,代码破解和核武器发展(核爆炸模拟)等都需要高速处理大量复杂计算。
民用用途上,超级计算机可以用在气候预报,石油勘探、药物开发和汽车设计等方面。在医学领域,对人体血流进行模拟与分析,可以及时有效地判定一个病人是否会发生脑梗塞的风险,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可以提供快速的预判。
另外,我国庞大的人口对网络公共设施造成的沉重负担也可能得到解决。
问题是从银河系列到天河系列再到神威系列,我国超算数量快速增长的这 10 年来,除了一间间看起来神秘的房间,超级计算机具体应用在哪里呢?
应用缺位+高耗能
去年 6 月 《南方日报》就报道过“天河 2 号”所在的广州超算中心的“业务荒” 。
自 2014 年落户广州以来,广州超算中心已成为广东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但高昂的能耗费用,宣传推广不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足,嫁接国家重大领域的科研项目较少,应用软件开发的周期过长,人才梯队与技术支撑尚未形成系统。
去年 6 月,广州超算中心主任袁学锋透露,广州超算中心利用率为 60%。用户占比上,83% 是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户只有 17%。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张鉴表示,我国利用超算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不足,相关商业应用软件仍为国外垄断。
除了资源闲置外,超级计算机的高耗能问题无可回避。
“天河二号”年耗电量达到 2 亿度,每天耗费电费 10 万元。另外,为了应对机柜因为高负荷产生的高温,广州超级计算机中心专门为“天河二号”建设了冷水厂,不间断运送 8 摄氏度的水进入超算中心的“水冷”系统。
小结
在 2014 年接受南方网采访时 ,中科院超算中心主任迟学斌坦言:“脱离开发利用,超算就是一堆破铜烂铁。光有高性能机器,没有人才做高水平的服务,那效果是一样的,机器过 5 年就过时了。”
以我国近十年的超算数量增速来看,5 年已经足够完成一个系列研发。然而专业性的缺失,应用的缺位,并不能靠一个个“听起来爽”的超算占有量和运算速度数字去填补。
当然占有量和运算速度是一个技术指标,但我们还在追逐这些“内功”、获得各个第一的“声望”之余,应用软件开发的“招式”正在被急速抢占着。
题图自: fakt
插图自: 华尔街日报 、 维基百科 、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