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烧得火热的物联网,让许多厂商纷纷推出「数位家庭生活」、「数位办公室」的概念产品,不过「物联网」究竟是什么呢?
1995 年,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在《拥抱未来》一书中,提及他对「物物互联」、「智慧家庭」的想法,是物联网概念的滥觞,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则在 1999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的 Kevin Ashton 提出,他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当物品连接上网路会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其实早在 1982 年卡内基美隆大学的学生就组装了一台符合物联网概念的机器:可口可乐贩卖机,因为学生都要在研究室裡待上一整天,有时口渴想要买杯可乐,但走到遥远的贩卖机前才发现已经没有可乐了,于是聪明的学生们将贩卖机连上网路,监测可乐的出罐量,在研究室裡就能知道贩卖机是否还有库存,也因为随时都在记录贩卖机的情形,让这群学生知道贩卖机每天约卖出 120 瓶可乐。
现在的电脑及资讯运作能做到的,当然不只知道贩卖机每天卖出多少瓶可乐,蒐罗大量的使用讯息,经过分析后能够帮助我们的生活更进步,所以瞭解物联网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资讯及产业运作模式,是现在生活在数位时代的人所要拥有的知识,下面带大家一一瞭解。
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英文名称为 Internet of Things,将可以接受讯息但塬本无法连上网路的物品,透过技术贴上电子标籤,使用者就能够从网路找到物品相对应的位置、收集每个物品传送的讯息,也可透过电脑集中管理机器、设备、甚至是在操作的人员,同时对家裡的设备、汽车进行定位、遥控、搜寻,有效防止物品遭窃。这一长串文字可能令有些人头昏脑胀,我们可以拆解成下面几个问题来瞭解。
物体如何接收讯息
一个物品、装置、设备可以透过许多种方式来接收讯息,所谓的讯息包含外在的温度、湿度、压力、方位,也包含人类使用模式,当物体装设如陀螺仪、RFID 读取器、压力感测器、温度感测器等,就可以接受这些讯息,记录外在环境的变化及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讯息如何传递至电脑分析
当然只能接收讯息还不够,让讯息全部储存在物品裡无法运用这些讯息,必须让这些讯息传送到电脑裡分析,这要怎么做到?透过有线网路或是 3G、Wi-Fi、蓝牙、ZigBee 等无线通讯技术,就能够让这些讯息传送到云端主机,开始让电脑分析讯息。
电脑收到讯息后能做什么应用
云端主机接收到讯息,将所收到的资讯加以分析整理,主机分析使用者行为模式后,能提供个人化服务,给予使用者有用的建议,而目前的 IPv6 技术让每个物品都可以有自己的 IP,因此若和手机连线上,则使用者能以手机知道目前物品的定位,并遥控远端的物品,同时也能做到资料串联,和不同的装置间进行资讯交换及连动,如同人类大脑一般,对所有的讯息做出反应。
物联网架构
如何运用讯息(应用层):位在云端的主机会接收到大量的使用讯息,经过大数据的分析后,做出反应并给予各装置相对的指令,如同人类的大脑中枢。
如何传递讯息(网路层):透过有线及无线的网路科技,能够将讯息传递至位于云端的主机,网路就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网路。
如何接受讯息(感知层):物体透过辨识系统、感应技术,侦测外界环境的变化,接收各类的讯息,就像人体的五官各接受不同的外界刺激。
▲从物体接受讯息,上至云端,最后做出反应,物联网的叁层架构是庞大网路的基础,少了一个元素就无法构成物联网。(图片参考来源:数位时代)
物联网发展关键
物联网大致可分为叁个层面:应用、网路、感知,箇中牵涉的行业及面向之大,看似要瞭解物联网十分困难,不过其实只要掌握发展的关键,就能够在阅读相关新闻时得心应手,而牵涉的层面广当然会使其发展有难度,到底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