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为何总被误读?

当然,工业4.0在国内有着另一种说法——“中国制造2025”,这被视为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国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制造业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不同的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在工业制造业的接入非常深刻。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一起,在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上同样有着自己的探索。

为什么说把“互联网+”理解成“触网”犯了大错误?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在这些层面上展开)

智能工厂:

和西门子的工业云平台Mind Sphere类似的有阿里云和徐工一同开发的“徐工工业云”(XCMG-Cloud)。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实现设计云、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供应链、智能工厂、社会化服务、众包众创等一系列的功能。

除了阿里云和徐工的探索外,海尔在今年也一直在主推一个名为COSMOPlat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说白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实就是“工厂的工厂”,这样一个平台就像是个工厂的操作系统,移植到任何工厂都能够迅速构建起一整套服务体系,让工厂和供应链以及市场需求迅速对接起来。

“一切依靠数据”,这才是“互联网+”的精髓。在这个平台上,当消费者产生需求时,企业可以迅速收集数据,根据需求展开生产。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供应链,都处在数据的精密调控之下。在这个平台上,因为数据的精准对接,企业未来甚至可以不再需要去产能或者去库存,供给和需求的错位在微观制度设计上就已经去除了。

智能生产:

宏观上的供需调控当然仅仅只是一个层面。“互联网+”还得影响微观层面的产品。在工业生产之中,影响产品的因素千千万万,但如果把变量放置在云计算技术之上便是一目了然。

吉利已将汽车模拟仿真等多个核心领域部署在阿里云上。依托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吉利能够在数千核集群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包括对车辆的模拟碰撞。苏州一家名为协鑫的光伏企业甚至利用阿里云人工智能ET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分析影响光伏切片良品率的因素,以此改进技术提高良率,每年可以节省上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