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求生,PaaS要靠什么来刷存在感?

  

夹缝求生,PaaS要靠什么来刷存在感?

 

  此时此刻,当我们回头审视整个云计算领域,风景从未如此绚烂。

  据贝恩(Bain&Company)最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9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2015年的1800亿美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达到17%。

  

夹缝求生,PaaS要靠什么来刷存在感?

 

  中国市场,2015年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为394亿元,CAGR保持在30%以上,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跨过千亿元大关几乎没有悬念。与此同时,2015年,公有云占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的33%左右,且CAGR达到惊人的49%,即到2020年,公有云将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中流砥柱。

  蛋糕越做越大,对整个云计算行业来说皆为利好,但相比IaaS和SaaS非常显著的增长趋势,PaaS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尤其在中国市场,虽然PaaS“云时代操作系统”的命题早在10年前便进入国内,且一直以来都被寄予厚望,但国内始终没有出现令人信服的PaaS平台。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随着IaaS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SaaS行业裂变式的进化和资本的蜂拥而至,PaaS与IaaS和SaaS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甚至消失,PaaS的存在感越来越微弱。

  一、透过IaaS和SaaS的夹缝,被边缘化的PaaS并不冤枉

  传统意义上,云计算领域从底层往上被划分IaaS-PaaS-SaaS三层,PaaS天然的被夹在了IaaS和SaaS当中。

  沿着云计算发展的轨迹分析,基础层IaaS厂商的率先爆发为云计算开辟出了万亩良田,随之而来,数以万计的SaaS应用得以在“辽阔的田野上”播种和生长,而PaaS平台则一边扎根在IaaS土壤中,一边为SaaS们出售各种生产工具、肥料和生产技术,为的是让SaaS作物能够更好、更快的破土而出。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PaaS,SaaS应用一样可以在IaaS上长出来,只不过长得会慢一点、产量会低一点。因此,与其说PaaS平台成就SaaS应用,不如说是SaaS开发者对开发效率和易用性更高的要求,倒逼出了PaaS平台。

  PaaS平台安身立命的前提是,确确实实能够帮助SaaS开发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即开发者用PaaS平台“卖一个锄头”所花费的时间和效率成本小于他自己去“做一个”。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云计算市场上有没有能够帮助SaaS开发者高效且低成本解决全生命周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PaaS平台呢?答案实在令人抱歉。事实如此,PaaS便怨不得被市场边缘化。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客观原因。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尤其是企业级SaaS市场,不过是一个从2013年走上台前,2015年爆发的新兴市场,SaaS产品的数量和体量并不足以倒逼出大而全的PaaS平台,即便是走在To B企业级服务和云计算领域最前列的美国,PaaS在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占比也不过5-7%。

  

夹缝求生,PaaS要靠什么来刷存在感?

 

  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和云端化成为主流趋势,庞大的需求群体让企业级SaaS市场快速催熟,企业级SaaS应用越来越多,且相互之间对协同的要求越来越高,PaaS平台的意义日渐凸显。所以,PaaS市场的空窗期对中国云计算从业者来说,绝对不是坏事,它意味着一个拥有广阔想象空间的新机遇正在来临。

  二、从细分到跨领域,从孤岛到跨层应用,PaaS希望向台前

  PaaS,平台即服务。平台的概念本就十分宽泛,放在PaaS当中便越发难以准确诠释。咨询公司Gartner将PaaS平台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部署和运行平台APaaS(applicationplatform as a service),另一类是集成平台IPaaS(integrationas a service)。按部署的角度,PaaS又可细分为数据库服务、应用开发、应用基础架构、中间件服务等。

  从APaaS来看,国内已经有一些提供细分领域服务的PaaS平台,主要集中在通讯、支付、位置服务、智能识别等几个领域,具体厂商不一一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