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不止无人仓 还有大数据和协同共享

  过去六年,中国快递业连续保持着超过50%的增长率,去年我国的快递量已达到312.8亿件。据行业机构预计,2020年快递日单量将翻番,有望增长至700亿以上。这意味着,每天会产生两亿件以上的包裹。

  单量不断攀升,末端配送员人数却难以同步增长,面对劳动力供给的制约,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就成为必然,“智慧物流”这个词也应运而生。

  至少在目前,“智慧物流”给大众最直观的感受,可能还是智能化仓储、无人机配送等等。拿全球标杆企业亚马逊举例,目前大约有3万台 kiva 机器人在全球13个配送中心里忙碌着;而物流顾问公司MWPVL国际也曾分析,这些机器人让亚马逊每件商品的物流成本减少了21.3美分,占物流成本的48%。

  在国内,物流企业们也纷纷将大笔资金投入到智能化技术中,去年“双十一”前后,各家电商就先后秀出自己的物流黑科技:菜鸟的AGV机器人,京东的无人仓、无人机配送,苏宁的云仓等等。

  虽然目前在仓配、分拣、快递末端等方面,物流业硬件设备都处于智能化进程中,但这并不是智慧物流的全部。

  

blob.png

 

  在5月6日举办的中国智慧物流品牌日峰会上,诸多物流行业人士就智慧物流展开了一场讨论。

  通过配送员将平台与用户连接起来

  “过去是用户有购买需求之后再到中心化平台来寻找商品,而现在则逐步的转化成通过社交网络去刺激用户需求,所以新的消费力量开始出现。” 亿邦动力网CEO郑敏说道。

  社交电商是近几年出现的一股新力量,据亿邦动力网CEO郑敏透露,社交电商去年产生的线上零售额大概在四千亿左右,每年以80%~9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这股力量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把社交网络的流量和电商连接在了一起。

  面对这种转变,日日顺物流总经理冯贞远认为,在物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应该更关注的是社群用户的体验,而现在用户需求与服务还是不相匹配的,“没有温度”是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一个关键问题。

  日日顺目前在尝试的是,让终端配送人员同时变成营销人员。通过配送员与消费者建立起联系,同时收取用户反馈,这样一来,配送员就相当于成为了一个社群代理。

  “我们不是把物流变成傻物流,我就是给你送货的,安装上门,而是通过送货与用户产生交互价值,很有可能在送货的同时就能带来一笔新的订单。” 日日顺物流总经理冯贞远在峰会上这样表示。

  整个物流行业的协同共享

  随着销售端向着全渠道融合,传统的B2B物流也在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逐渐向to小B、toC分裂。相应的,整个物流链路变的越来越长,所涉及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很难在一个小的链路上形成闭环,这就要求整个物流行业必须跨企业、跨组织来进行协同。

  拿58到家旗下58速运业务来说,不同于端到端的供应链物流,58速运做的主要是同城货运车辆的联网调度,业务模式比较像Uber的货运版。

  58到家CEO陈小华认为,大多数物流企业做的是计划性用车,而58速运则是非计划性用车,一方面不会与这些物流企业直接竞争客户,另一方面还能成为他们合作运力系统中的一部分。

  “到了双十一,中国所有的物流企业或多或少都会使用我们的运力网络,因为他们不可能为了双十一去配备所有的货车,另外,未来我们还会帮助物流企业来解决物流网络的组建,比如司机的招聘和管理等。”陈小华解释道。

  基于大数据进行“全链路优化”

  除了资源上的共享,数据上的共享也同样重要。

  在硬件智能化之外,智慧物流的另一大核心命题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升级整个物流的规模和效率。在这件事上,峰会现场的所有嘉宾达成了一个共识,只有更多的物流企业一起进行数据上的打通,才能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线上线下的融合、B2C与B2B的融合,对整套供应链产销模式带来了很大改变,也给物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