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工业4.0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加强全球性的知识交换与创新。

上述五大领域除了(2)与(3)更为专注于技术变革与进步外,其余任务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为企业打造一个环境去适应于更充分的应对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工业4.0平台目前成立的5个工作组中,工作组2“研究与创新”(Forschung und Innovation)、工作组4“法律体系构架”(Rechtliche Rahmenbedingungen)与工作组5“工作、培育与再教育”(Aus- und Weiterbildung,Arbeit)致力于为包含中小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提供创新与应用推广计划;对企业与行业在工业4.0环境下的机会与风险进行评估以及为企业人员的智能化改造与能力提升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工作组推动跨行业跨企业间的对话,促进不同国家与区域及专业领域间专家间的交流合作。

在工业4.0平台目前的体系中,诸如大众、西门子之类的大型制造企业提供技术与解决方案;占绝大多数的德国中小企业以联合方式参与创新研发并分享创新成果,行业协会负责4.0技术与理念的推广,填补研究机构与产业界初创企业的鸿沟;研究院所负责技术开发与标准制定及人才培养。眼下,即使在德国,占企业总数量98%,其产品市场份额不低于70%的中小企业仍然出于投资的性价比与风险等原因还处在是否要向数字化的生产模式转型的怀疑与犹豫之中: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既不积极主动参与其他企业的研究与创新,也不期待自身从第四次工业变革中能够获取多少利益。因此,如何最大限度调动这部分企业,尤其是占制造业总数95%以上的中小企业参与积极性,为其鉴定并展示出工业4.0的应用成效,是工业4.0平台目前工作成功与否的核心评估标准。如何准确挖掘与评估占经济总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工业4.0道路上的重要问题与瓶颈,是工业4.0平台各个工作组能否有针对性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

3、德国中小企业在工业4.0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工业4.0的实现需要将相当一部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带回德国中小企业

目前,德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和新兴技术产业面临着人才不断流失这一关键问题。一方面,离散型的制造模式需要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自动化机械设备的深度融合,从而使得生产与管理组织机构的复杂性与灵活性大大加强,并对企业的雇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并为企业雇员带来明显的竞争压力。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济与技术基础有限,不像诸如大众、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具备良好的人才造血机制与空间并能得到顶尖高校的大力支持,很难真正且有效地满足工业4.0环境下的人机互动场景所需要的组织机构改造与雇员能力提升。根据工业4.0就绪度模型,雇员的技术技能与技能获取以及企业组织的在该领域的投入投资是衡量企业工业4.0的重要标准之一。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即VDMA为例,该协会有会员企业3100家,其中87%是雇员人数少于250人的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中小型企业当中又有80%是家族企业,早在工业4.0理念正式出台之前,在机械制造行业领域就普遍出现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缺乏与滞后,从而导致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延迟和中断,这一现象在中小制造企业当中尤为突出。2012—2014年期间,大约22%的机械制造企业因专业人才的缺乏无法有效开展技术进步工作,而这一比例在2004—2006期间约为20%,这一现象目前已经延伸到电气与汽车行业领域,并且在短期内这一现象暂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由于较周边国家的税收负担较高,而大量德国的技术人才由于其优秀的专业能力与教育背景更能得到周边国家各类制造企业的青睐,客观上造成了局部的人才缺乏,这一现象尤其在企业研发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尽管近来年,德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受公共财政的制约,未能对这一瓶颈问题实现本质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