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大连接时代挑战三重门:AI、5G、人才战略一个不能少

  思科公司的数据显示,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数量从2003年的5亿增长到了2013年的125亿,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500亿;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个;爱立信在其年度移动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5G移动网络用户将占全球人口的15%,从智能家电到智能城市解决方案,5G将连接一切。由此可见,信息产业发展到今天,将进入世界的全连接时代。

  正基于此,目前全球从运营商、互联网厂商、终端厂商等都提出了自己全连接时代之下自己的认知和战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最终谁能在新的大连接时代胜出,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认知和战略,而是充分意识到期间存在的挑战和基于自身优势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和落地。

  对此,华为在日前结束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以“三扇门”和“三把钥匙”形象地阐述了大连接时代下产业面临的变化和挑战及华为的优势和应对。

  第一扇门交互方式的革新,需要出现更自然、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PC互联网时代,人类通过机器获取信息的交互方式主要是键盘加鼠标;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智能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查询、呈现主要通过人与移动设备触摸屏的互动完成。然后键盘、触屏的方式都极大限制了海量信息细节的呈现,因此在智慧互联网时代,融合视觉、听觉、触觉、体姿等多模态的交互方式成为主流,人与设备(如手机)的交互将更加自然,人与信息世界的沟通将更加身临其境。信息不再是通过冷冰冰的设备呈现在人类面前,而是在机器智能等技术的帮助下,随时随地了解人的需求、理解人所处的环境和情感状态,主动提供所需的丰富信息和服务,人机交互将进入简单自然、个性化有温度的全新模式,手机等终端设备将真正懂你。

  第二扇门是需要建造人与物之间互感互知的IOT世界,即物联网(IoT)不仅仅是通过连接将越来越多设备物物相连、收集万物世界实时海量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将所有信息变成美好人类生活、高效生产的行动,使数据变成人类和智能设备决策的依据、实现有价值的质变。因此物联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所有设备的智能化,下一代手机及相关通信技术能带来万物能力的三级飞跃(即连接、交互、知识),让本无生命的设备通过“联网+智能”获得新的生命。未来所有的物联网设备都将具备智能连接、智能感知、认知、学习、推理决策等能力,让物体根据人类的需求和行为而自动调整,真正实现人&万物&信息的融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自然交互、自动沟通,推动智慧化生活和社会演进。

  第三扇门是构建一个5G融合的数字和现实世界。目前3G/4G网络能很好支持文字、图片、标清视频等信息内容的交互&沟通,但无法满足新型的人机交互模式,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它们都要求能实时、随时随地在人类视野中构建所需的虚拟场景,这不仅对目前AR/VR自身设备提出了挑战,更对数据计算和传输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么问题来,面对上述的三扇门,华为是何以应对或者说有何优势呢?为此华为提出了自己“三把钥匙”的解决之道。

  首先,当仁不让的是华为引以为傲的AI技术。众所周知,2017年华为不仅推出了第一款人工智能芯片Kirin 970,还推出全球首个内置AI芯片的智能手机Mate10系列,有效突破了移动终端的计算性能瓶颈,为构筑全新的人机互动奠定了基础。同时,华为正在将麒麟970、EMUI智能引擎、智慧服务三层能力作为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开放给全球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实现更多智慧化应用。华为希望未来的手机能听懂、看懂,甚至能够以人类的思考方式来理解人类诉求,让人能获得自主而恰当的信息服务。

  以拍照为例,华为通过13个场景、每个场景的20000张照片的反复训练以及高达60万张的测试集样本,实现了划时代的场景识别率(场景误识率小于千分之一),让手机拍摄真正做到了智能分辨场景,设定参数,最终呈现给用户的就是随手一拍的优质照片。而在Mate 10上首次实现AI驱动的本地机器翻译,即是华为与微软团队联合攻关的成果。它支持50+语言,让翻译速度提升了300%。

  其次,新互联时代的实现,离不开5G网络的高速推进。为此,在5G网络部署方面,华为已经走在行业前列。例如华为提出了预商用网络的概念,开发出全套的端到端预商用系统。据统计,目前华为5G全球预商用网已经覆盖6个国家,在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英国伦敦、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和意大利米兰,用户都可以畅快体验高速网络。另据华为官方数据,华为5G最高的小区速率达20.74Gbps,最低网络时延达0.368毫秒,最大连接数已经达到10.8亿,让极致体验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