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那些持续试错的产品和曾经走过的弯路致敬
上面提到的三款新品仍处于推广早期,市场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还是未知数,生死未卜、有待验证。纵观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漫长历史,勇于试错的产品比比皆是。为了做好工业物联网平台的100种死法预测分析,我们不妨来观摩一下“先烈”们的正(cuo)确(wu)示范。
这里我们先对工业产品的“惨淡收场”做出一个定义,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如果某款产品不足10年就已退市,被制造商毙掉,就可认为未被市场接受,该款产品成为“先烈”。
此处,我选择当下风头正劲的网红罗克韦尔作为参考对象,来看看它曾创造的“先烈”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款名为Motion Analyzer的传动分析软件,话说10年前,它是一款非常前瞻的应用选型设计工具,并在步入6.0版本后引入数字化仿真技术。
这个数字式仿真功能,基于SolidWorks中已经构建好的机械传动模型,帮助用户自动选型,计算出所需的驱动和电机,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可视化动作仿真。用户可以在没有机械实体原型机的情况下,验证和优化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从而降低测试成本,缩短上市时间。原本预计这款当年的“Digital Twin”产品会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订单蜂拥而至,实际结果却是用户并不买账,最终在新版本升级时忍痛“雪藏”。
现在我们分析死因。10年以前,这样的数字化仿真概念实在太过时髦。一方面,那个时候大部分用户的机械设计还停留在计算机辅助制图的阶段,使用这样的虚拟仿真设计,机械工程师们要先学会3D建模,输入一堆零件参数,包括:密度、摩擦系数、阻尼…增加复杂度不说,反而大大延长了设计和制造时间。
另一方面,这款产品对于罗克韦尔自身的商务和技术团队是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把这种新技术、新产品给客户说明白?如何从整体拥有成本的角度,帮助客户核算产品的经济性?如何使用这款产品解决不同客户的切实需求?…如此种种,从软件的使用量就已看到结局。由于新技术极为考验产品管理团队的市场教育的能力,人的因素这次超越了技术和产品,在“死因”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为一家突出创新性的公司,罗克韦尔怎能没有走过“弯路”。15年前的2002年,罗克韦尔雄心勃勃的推出了一套针对流程行业的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Logix,它是一个全集成模块化的智能联网监控系统,提供健全可靠的分布式控制。
与如今将智能设备接入IIoT云平台的潮流类似,从1999年开始,过程控制和离散控制会彼此融合的潮流大热,不少意见领袖通过各种渠道和文章探讨了这种趋势。
当时大家设想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系统DCS和离散控制器PLC殊途同归,最终在工厂内部利用单一的控制平台完成批处理、过程、安全、驱动和运动控制等多种任务。这种趋势作为曾经的“风口”得到了广泛认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杂志《控制(Control)》在2001年更是使用长篇封面文章对其进行深度探讨。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ProcessLogix虽然在早期阶段有些典型应用,但市场局面始终难以打开,无以为继。现在回看,ProcessLogix当年的应用案例确实可圈可点:
罗克韦尔通过系统集成商深圳达实自动化工程公司与柳州钢铁厂合作,使用ProcessLogix对新的热风炉实现自动化控制。之所以选择ProcessLogix系统,主要是因为该系统能与柳钢的新材料负载控制系统相互兼容,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无缝通信。
大连西咀热力有限公司在2005年的新建工程是ProcessLogix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电厂的首次应用。通过机组的长时间运行考验和多台机组的应用表明,ProcessLogix完全能满足火力发电机组运行的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