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互联网3.0时代

  物联网生成巨型产业。物联网产业链至少有:创建“大脑”的芯片提供商,塑造“五官”的传感器供应商,实现“功能定位”的无线模组厂商,掌控“神经通路”的网络运营商,负责“肌体活动”的平台服务商,打造“心肌能力”的系统及软件开发商,以及提供“抓手”的智能硬件厂商,实施“作业”的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提供商。随着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NB/5G推动下的大规模连接,以及边缘计算支撑下的实时交互,物联网必将井喷。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多态叠加下,2030年或可以达到14万亿美元。

  物联网催生新型IT产业。在物联网推动下,软件开始硬化,硬件开始软化。软件服务业的对象不只是人,而更多是物,比如适用于智能制造场景的工业软件。电子产品不再是“孤儿”,而是可交互的智能产品。系统集成也不会停留在计算机里,而是扩展到“人+物+机器”的生态系统。同时,物联网产生的实时、可靠、多维、可信、海量的数据,促使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VR/AR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相反,没有物联网的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必然泡沫化。

  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物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几乎所有的产业、产品、生产、营销都将转向智能化。产品的更新迭代商机无限,比如远传式智能水表替代手抄式传统水表,仅在中国就可以形成万亿级产业。智能工厂使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绿色型转变。智能化还将重构产业格局,催生共享经济,产生介于农业与信息服务业、工业与信息服务业之间的新经济层。

  物联网创造智慧社会。连接产生智慧,深度的社会信息连接就能产生智慧社会。物联网不仅通过感知穿戴设备加强了人与人的连接,而且还可以通过人与物、物与物、机器与机器的万物联接,形成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家庭、智慧养老、信息消费等新社会生态。物联网+社会服务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等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智慧政务实现办事“一趟不用跑”,使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物联网的必要准备

  观念更新。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当前所处的时点。信息化根本上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识问题。信息化急不得慢不得。早了,时机不成熟,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一个教训。晚了,只能跟随,我国每年要进口2500亿美元芯片的被动局面,就是一个例证。当下,物联网连接、传感、交互的瓶颈问题基本解决,应用正当其时,要坚持以应用促创新、以应用促发展的理念。同时也要看到,理想的物联网是与物理世界相一致的网络结构,要学会用生态思维,解决发展难题。

  政策引导。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创新,不仅要支持物联网技术创新、标准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创新、集成创新,还要支持物联网应用推广,包括设立示范区、示范项目,通过优化招投标政策,大力鼓励应用智能产品,充分释放应用市场,以政府投资激发市场投资。要支持融合发展,物联网不是单一的产业链,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要鼓励物联网技术系统对接,还要鼓励物联网企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接,以及鼓励传统行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与物联网企业对接。

  基础夯实。加快建设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时代所面临的百亿级设备连接、毫秒级响应速度以及更低成本,这一切挑战都需要网络架构的支撑。要推动建设支持海量物联网应用的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提升互联网接入能力,统筹4G/5G、WLAN移动宽带网络协调发展,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覆盖深度。加快窄带物联网NB-IOT、Lora、e-MTC基础网络建设,支持可穿戴设备的蜂窝网接入。推动公用设施、电网、水网、交通运输网等智能化改造,加强城乡通信、市政、治安等杆塔、管道设施的共享,提高网络流量疏通能力。

 

  协同创新。以创新适应物联网最广泛的生态性。重视平台融合创新,比如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平台、知识成果转化平台、产品测试平台、产业交流对接平台等。着力突破物联网操作系统、芯片、传感器以及组网、边缘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重视标准协同创新,当前物联网正从碎片化、孤岛化应用向跨界融合、集成创新转变,在鼓励企业联合研制标准的同时,更要促进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市场化、通用化。物联网安全刻不容缓,要重视安全能力创新,善用综合防护技术,比如采用实时的网络监视与预警技术、区块链技术,阻止非授权实体的识别、跟踪和访问,实施加密数据保护、异构隐私保护等,建立与法治相融合的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