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赵明加入华为公司。当时,公司内部的“竞争对手”是爱立信。对于还是初创期华为来说,爱立信堪称行业老大,挑战老大?让人觉得有些遥不可及。赵明还记得,2000年前后,他尝试去欧洲销售华为的产品,可见到客户,连样品都送不出去。即便如此,华为也没有退缩,而是坚持研发。
“我们内部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不管多么苛刻的指标、多么严酷的规格,或者内部还在争论不休,只要有人说对手已经做出来了,那么我们就停止争议,埋头努力,一定要做出来。”赵明认为,就是这种一步一步的努力,让华为的无线产品走到世界之巅。
最热门的畅销产品,也是来自对极致的追求。赵明坦言,不论是荣耀系列,还是华为的3C产品,在内测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寻找极限”的过程。比如,行业规定的测试距离是0.5米,华为会测试1米,乃至1.8米的距离,看看能否在更广的范围内提供服务。他表示,自己虽然不是苹果公司的“果粉”,却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乔粉”,因为乔布斯本人在某些方面从不妥协。虽然苹果的产品并不完美,但乔布斯不仅重新定义了什么叫作智能手机,更开启了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行业先河。
合作也要设定职责边界
赵明认为,如果能够实现上述,那么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产品想不成功都不可能。不过,笨鸟终究有自己的局限性,想要飞得更高更远,也需要借助其他力量。他给出的建议是,开放和合作。
企业要擅长把全球最优秀的资源聚集在一起“为我所用”。巴黎是世界的美学之都、时尚之都,它的美学设计在全世界是最好的; 日本在小型化设计和质量控制方面能力最强; 俄罗斯在数学领域有着独到优势。所以,华为在研制荣耀系列产品时,就把这些全球最优质的、最优秀的资源聚集到一起,赋予荣耀系列产品全球最佳的“DNA”,引入全球顶级的资源共同开发。
不过,合作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愿意开放。合作的基础是诚心,不能“空手套白狼”。在他看来,只有拿出真诚与朋友合作,给出足够开放的态度,才可能有美好的合作成果。以荣耀系列产品为例,华为拿出了平台的核心能力,包括账号、智能家居、运动健康等多个模块与合作伙伴分享,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让合作伙伴觉得也是在做自己的事。
与此同时,合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赵明觉得,虽然是合作,但任何一个合作方都是有自己的职责边界的,“这些事情我只能做到这儿”。设定边界不仅能邀请朋友加入,而且能让合作伙伴安心——“我跟你合作时,不会把你的东西拿走”。所以说,边界也是真诚的体现,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合作生态。
笨鸟应该坚持“笨”下去
时代会变,风口会变,但笨鸟不应该变,应该坚持“笨”下去——同样是赵明的观点。
他认为,不论“风往哪个方向吹”,有些东西必不可少,比如持续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任何时候强调创新都不过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还是十多年前在欧洲销售产品的经验,让赵明对创新的作用深有体会:当时,产品送都送不出去,即便使用低价战略,也无济于事,而且还会面临反倾销控诉。所以,中国的产品要销往欧洲,只有创新一条路,用创新得到的高价高质的产品战胜对手。这一点即便在今天、明天都会适用,因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未来之路必然是走向全球。
另一方面,要用好专利。专利是走向全球的通行证。以华为在欧洲的经验和教训来看,中国的企业要走向全球,必须尊重知识产权,树立专利意识。华为以通讯起家,所以在通讯标准领域有很多积累,也申请了很多核心专利,所以现在可以通过交叉授权等方式,将专利作为闯荡世界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华为在通讯领域之外,也开始注意专利的积累,包括移动支付、网络安全等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数在行业中都比较领先,这是为未来发展提前打下基础。
赵明说,不论是创新还是积累专利,可能都是个痛苦的过程。比如要颠覆一个已经很成熟的想法、要进行繁琐的申请,等等。但对笨鸟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只有坚持笨下去,一定会有回报。所有的坚持,是帮助笨鸟练硬自己的翅膀,使得它顺风、逆风都能勇敢地飞,而且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