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如何看待物联网标准的统一

  基于这个,所有的家具、小的物体都可以知道他的位置,可以做出很多小的应有来,像这些标准系统我们希望做成开源软件硬件模块,使得咱们在中国这里头不止是用国外的,而且是贡献出我们的实力。另外在模块里头可以定义出一系列应用的平台。像ROS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接口平台,我们以后可以定出更多自己的平台。像我们在深圳也有一家医疗配药机器人很典型的系统。这里头的平台我们也希望做成一个标准的IoT平台一系列新产品的代表作。

  我现在跟工信部也在谈,以竞赛来促创新、促产业、促标准的概念。组织各种各样比赛,而且这种比赛不是像现在机器人这种踢足球、玩得比赛,而是在生产里头找出一些关键问题发出去,让各种各样的队来竞争、来识别、来操作、来通讯等等,以竞赛形式发现好的队伍、发现创新的想法。这里头在今后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

  赵峰:我认为标准和接口的模块化是一个产业,要能够规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计算机的发展,看到的都是技术的模块化,产业分工清楚。当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接口标准化。在智能硬件这里面,标准化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他各种硬件之间通讯的标准化,他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互相认识。这样的话和智能有关的硬件能够协同为用户提供服务。要能够产生这样一个叠加效应的话,下面一定要打通。这就是下面互联互通通信标准的协议。不光是一个品牌产品之间可以互联互通,像海尔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各个品牌之间都有一个标准的对接接口。只要有一个入口,就能够唤醒、获取服务。这个行业当中现在大家意识到这是一个瓶颈,今年在上海家博会上已经推出第一个互联互通标准。这个标准只是第一步,非常粗浅的标准。

  上个星期家电协会给我们发了一个通知,在北京要召开接下来其他的标准。有下面硬件标准,有上面云与云对接标准,有数据接口。我在微软工作了很多年,在微软为什么window操作系统做的了不起,他把旁边外围硬件都标准化了,所以不管HP打印机还是兄弟打印机,都有一个描述。现在在IoT没有标准的描述,使得大家做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样产业没有办法分工,这是肯定要解决的。这是产业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智能企业,特别是深圳这么强的地方,一定要在国际当中要有话语权、一定要走出去。最近我们去了奥斯汀WiFi联盟的年会,我们拿到了一个智能工作组领导的位置。在这里面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标准在国际上就有话语权。

  另外一个,我非常同意张院士讲的除了互联互通标准之外,功能组建模块化。家电里面一个是背后的软件,另外一个是前面的硬件,现在硬件也越来越模块化了,以前我们有一个电脑板,他是控制洗衣机开关,他还有一个通讯的东西。现在这些模块都变成标准硬件,以后我是觉得各种传感器包括摄像,就有一个标准的接口。另外就是他背后平台也需要模块化,这里面特别在互联网公司里面,它的平台做的非常模块化。下面和数据采集有关,上面是一层一层叠起来,在这方面特别是我们做硬件、开发软件都需要大家连接起来,我们背后的功能模块大家能够统一定义起来,这样有些软件可能是其他厂商来开发,我们做硬件的和做软件的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分工。

  总的来说,一个是互联互通,像通信、协议、数据之间的标准。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硬件、我们的软件模块化API之间非常清晰的定义,只有这样,这个产业才能规模化发展,这样大家各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最后在一个产业当中上下游横向能够集成起来。

  康敬伟:我提出两个跟大家有点不太一样的观点。第一,定标准之前要经过市场的洗礼。所以IoT还有一场没有结束,刚刚开始。最后能活下来的不是今天科技有多强,口号有多响,而是没有经过市场洗礼的标准都是耍流氓。在我看来IoT标准刚刚开始,跑马圈地怎么样建立一个壁垒,还是比较血腥第一步阶段。

  第二个观点,我是从一个外行的人来讲技术。今天马云上午讲的话让我们很励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认真思考一下,其实IoT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标准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我们必须怀着对技术的敬畏来思考这件事儿。

  今天我们中国我们深圳在核心技术上完全依赖于美国,在我们从事的行业,每年中国需要进口的IC元器件芯片是超过1.2万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是石油在100美金的时候,等于大于中国石油进口总额的。如果美国人一删水龙头,中国制造、深圳制造全部完蛋。这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对技术的敬畏,没有对技术的工匠精神,智能硬件也好、标准也好,绝对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赢的。所以我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我们还是要怀着对技术敬畏的心情,脚踏实地去做,发挥我们制度优势,如果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在很多方面能够真正走在世界前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