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实名制终于正式的提到了台面上,从昨天(9月1日)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同时,电信企业将通过电话、短信息、书面函件或者公告等形式告知未实名登记的老用户,并采取便利措施为其免费补办登记手续,逐步提高我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比例。
但是,由于前期还是拥有大量的非实名制用户,以及目前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在售卖非实名制电话卡,这不禁让人担心,电话实名制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
今年9月1日起实行的电话实名制,在2010年也曾实施,当时工信部就宣布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但当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支持,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但此次实名制,工信部对三大运营商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如果运营商不配合实名登记工作,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如泄露、篡改、毁损或出售用户个人信息,也将面临1万至3万元罚款。
据了解,虽然电话实名制于9月1日才开始实行,但在此之前,在电信运营商的正式营业厅中,电话入网进行实名制登记,就已经成了必须的程序,实名制的盲区主要存在于营业厅之外的社会网点。
此次实名制的重中之重就是营业厅之外的社会网点,据运营商介绍,从9月1日零点开始,非实名制电话卡在当日零点之后激活的,如未进行实名制,是不能够使用运营商服务的。但目前在9月1日前激活非实名制卡的用户,使用通信服务是不受限制的。
那么从以上运营商对于实名制的严格规定来看,还是有一些漏洞的,比如在9月1日前激活的非实名制用户,就是一块相当大的漏洞,如何让这部分用户自觉划入实名制的范围,是运营商应当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