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农业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控制病虫害防治用药,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减少环境污染。基于农业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在不同地区都可以使用。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使用时能够使每次工作所需的成本大大降低。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加快,工农互惠、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土地流传的有序进行,城镇化进程与农业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的同时成长,制约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瓶颈问题会随之解决。”“农业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中科院西安分院党组书记、昆虫分类专家杨星科认为。
中科院的引领与率先作用
据了解,1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就对传感网/物联网领域进行了战略性的前瞻性布局并借助其在传感器、电子信息、生物和农业领域等的多学科优势,投身农业物联网研究应用。目前,中科院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在沈阳、天津、无锡、安徽等多个地区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特别是2010年5月,中科院与沈阳军区开展院军合作,打破国外精准农业在3S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高技术垄断与封锁,中科院智能所、遥感所、地理所密切合作,攻克系列难关,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动态监测平台、综合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工具、可视化的分析管理和决策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马力机械+立体监测+智能决策+精确控制”的精确农业技术体系,为我国规模化实施精确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示范模式。
王儒敬坚信,信息作为现代农业基本要素将会很快向农业生产管理深层渗透,信息服务技术向着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低成本方向的发展,海量信息低成本获取、传输、大数据建模技术的瓶颈突破,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智慧农业逐步走进农家,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的同时,也为广大农产品消费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