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调查显示,中国用户对云计算的认知和采用度正逐步提高。今年38%的受访企业已经有云计算应用(2012年为37.5%),在有云计算应用的企业中,76.8%的受访人表示更多的业务开始向云环境迁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云计算基础产品与操作系统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云计算基础产品方面,我国已经突破EB级存储系统软、硬件技术和支持亿级任务并发处理的服务器系统技术。同时,互联网企业在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方面取得突破,包括弹性计算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和开放存储系统等。
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我国有利于云计算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不断完善。首先,云服务已经进入我国政府采购目录。此外,2013年1月,工信部联合四部委发布了“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指导意见”。2012年12月,IDC、ISP牌照申请重新开放,增加了实质性审查程序。并且,我国网络信息保护法规也已出台。
刘多指出,传统网络安全仍是影响我国云计算业务安全的主要因素。“我国针对云服务的Ddos攻击比较普遍,国内云服务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措施仍比较薄弱。国内典型云服务企业发生的安全事件中有50%是传统网络攻击造成的,占比达53%。随着我国云服务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问题将呈迅速增长之势。”
据介绍,国内云计算标准化重点多放在在平台相关软硬件产品和基础设施层面,如定制化设备、模块数据中心、整机柜服务器等,主要目的是影响上游而非下游。
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刘多分析称,目前我国云计算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云服务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服务商的平台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服务可靠性、服务易用性、数据迁移能力、资源调配能力、计量准确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足,一些服务在评估过程中出现中断现象安全能力暴露众多问题,甚至用户的网络隔离存在问题。
同时,信任体系未建立,用户使用存在顾虑。“用户在选择云计算服务商时,主要的考虑因素排在最前面的分别是云计算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国用户同样对云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抱有极大的关心。在国际市场上,各国正通过市场性,或行业性(如政府行业)的认证,初步建立云服务的信任体系,云服务的安全性、服务质量、SLA等是认证的重点。”
相比较之下,我国IT市场结构仍以硬件采购为主,与国际IT市场现状差距较大。重建设,轻服务的IT采购习惯亟待转变。集成商作为IT采购中的核心环节不利于转变IT采购的市场结构。集成商、设备商与用户间的利益格局难打破,并且集成商本身缺乏改变目前采购格局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