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智慧城市现曙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称《规划》)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最高纲领性文件,《规划》被不断完善,而其发布时间也一次次延迟。不过,《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得的最新消息是,此次上报的《规划》修改力度并不大,而主要方向仍是城市群和人口城镇化问题。国家发改委一位内部人士23日向本报记者透露,该《规划》在国务院审批后即将对外发布,时间估计会在两会前。

  事实上,从去年起就不断有消息称《规划》即将出台,最早的一次是去年两会期间,随后时间被延期至6月,最后又被传去年年底前公布。“一次次推迟,是因为高层认为《规划》还不完善,还需要补充。”上述发改委人士称。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曾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因此,此番修改后最终上报的《规划》将涉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等内容。

  《规划》已上报

  “要制定实施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3年底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如是要求,随后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会抓紧修订完善《规划》。”

  对于这一《规划》的最新进展,22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据悉,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规划》曾被提交会议讨论,会后发改委针对讨论的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

  受访专家认为,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但也有专家担心,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新城涌现了,但农村却衰落了,也有可能导致房价涨起来了,但是内需却下降了。

  在谈及如何破解上述城镇化的改革难题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除了将大幅度提高农村征地补偿、修改土地管理法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与城镇化配套的其他措施。

  而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徐绍史也明确表示,在争取尽快发布规划的同时,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的公共服务、地方发改委要加强配合,编制配套的规划。”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各地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而土地财政是一个无法循环玩下去的游戏,一旦土地储备枯竭,游戏就终结了。”安邦咨询高级分析师唐黎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醒道。

  事实上,眼下土地财政改革的方向已十分明确,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坦言,新一轮土地改革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向走,逐步完善中国现有的土地制度。“这个土地制度支撑了中国30年的高速发展,有它的合理性,但它同样存在缺点。”胡存智说。

  去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此前一天徐绍史向全国人大提交了该报告。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杨禹认为,未来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仍是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这些基本的内容在修改《规划》时并没有改变。

  投资城市群

  尽管《规划》迟迟未能发布,但以城市群为主体这一方向早已确定。而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也掀起了城市群规划的热潮。

  本报记者从发改委投资部门了解到,此次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推出,将使得各类城市群的布局更为完善。“新型城镇化的城市群将涵盖中小城市及县镇,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上述发改委人士称。

  那么,2014年哪些领域会得到重点投资呢?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欧鸿22日表示,将完善城市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等。对此,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张汉亚认为,从发改委的表态上看,城镇化无疑被视为今年投资的重点。

  而从地方两会来看,各地也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比如在建设步伐较快的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无不提及“要进一步加大城际铁路、轻轨、机场等基建项目的投资”。“城市群的相关发展战略将被列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徐绍史曾透露。

  此外,从此前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看,二三线城市将成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方向,对其投资的争夺也必将更加激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十二五规划显示“以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城市群发展”,此次新型城镇化的推出,使得城市群的布局更合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成渝、关中、北部湾、山东半岛等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