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传统金融活动仍有发展潜力
【深圳商报讯】(记者 万红金)在昨天的2014中国民营经济新年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指出,互联网金融解决了小贷款的问题,解决不了大金融的问题。
樊纲指出,互联网上的融资是大众的,这个比较容易,余额宝也好,支付宝也好,支付剩下的钱都可以融进去。给小额贷款也比较容易,根据以前的业务量可以知道你现在的业务量,它在互联网的客户上能够根据这个做一些小额贷款。樊纲指出,真正要把这些钱用来做大投资,做大的项目,还得在线下动作,取决于线下投资银行、PE、投资管理公司的功夫,还得认真调查,得去线下分析分析,所以互联网金融解决不了大金融的问题。
樊纲指出,互联网金融能够根据过去的交易,向外推算一些收益和风险,但是无法解超常规增长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也不能解决一些大的投资项目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金融一定要发展,但是线下的金融活动,互联网之外的金融活动仍然具有大的发展潜力。
樊纲指出,互联网金融不否定传统金融的很多形式,现在有人说互联网金融可以替代传统金融市场。其实,有些东西可以替代,有些东西很难替代,特别是一些被人们称之为高端的金融活动,以及跟投资相关的,跟风险投资相关的,具有重大突破性、创新性的企业融资活动,一定需要很多线下的活动才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汇率市场化将拉开大幕
【深圳商报讯】(记者 刘虹辰)在昨天的首届中国民营经济新年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谈及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时,称“汇率市场化即将拉开大幕”,他还指出,下一步金融改革,将构建一个更有竞争性、更有弹性、更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
巴曙松指出,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金融业并没有理由成为例外。因此,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方向实际上已经十分清楚。
如何构建一个更有竞争性、更有弹性、更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巴曙松强调,下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扩大金融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来促进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自由平等竞争。巴曙松将金融业的开放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业体系内部的相互开放;第二阶段,整个金融体系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服务业,对社会资本开放;第三阶段是整个中国的金融业对外部资本开放。“开放后,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消费者的融资成本降低,利差缩小。”巴曙松认为,目前第一个阶段接近尾声,第二个阶段在逐步拉开序幕,第三个阶段还在试水。
“利率市场化进入收官阶段,汇率市场化即将拉开大幕。”针对推进金融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巴曙松做了一个大胆的判断,他介绍说,利率的市场化,现在基本上进入收官阶段,贷款利率已经没有上下限,存款利率在上海的自贸区已经可以发行大额存单,所以大额的存款已经基本市场化。现在就剩下一个小额零售这一部分储蓄的利率市场化,这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后再进行,这样一来,整个利率的市场化基本进入收官阶段。此外,巴曙松认为,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上的基础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应该是下一步能看得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