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拆招互联网金融 纷推类“余额宝”产品

       然而,银行的自我革命与互联网金融短兵相接实际上是一场双刃战,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高利率价格挽留客户,另一方面又面对成本的压力。许建文认为银行无论采取何种狙击方式,只能延缓银行的存款流失,但不能阻止存款流失的大趋势,“除非银行把所有活期存款变成类似产品,但这样银行的成本会急剧上升,对银行来说一个致命的打击,甚至会立即陷入亏损。”如此一来,银行这场互联网金融的狙击战不得不打,但并不会太彻底。

       深陷互联网迷阵

       互联网金融火热以及高调的宣传,让传统银行似乎显得黯淡无色。微信理财通首日吸金8亿,当时抢购的热烈甚至导致了系统瘫痪。此前中国平安测试壹钱包时,也由于大量客户同时申请导致网络大塞车。而这些客户,从前都是银行的忠实客户,而今通过注册摇身一变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客户。

       许建文认为在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渠道战中,互联网更有优势,理由是收益相当的情况下网上自助式购买比银行更方便,同时互联网营销比银行营销效果更好,“互联网会炒作效果很好,营销成本比银行低。”

       互联网金融这一轮代销货基产品的热潮,使银行忐忑不安,倒逼其进行了反击战。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依互联网巨头们现在可见的势头,未来除了作为强大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另外匹配的只能是小额金融服务。

       许建文认为,虽然互联网在渠道上对银行造成巨大的冲击,就金融服务上来说互联网只能满足提供小额贷款的需求,“真正要做大项目,还是要做落地的调研,银行还是很有优势。”

       上述银行业人士也说,大客户金融服务还是要靠银行,“如果阿里、微信今后都做大客户了,而不是银行金融的补充,与多开一家银行又有什么两样?而一旦他们变成了银行就失去了互联网创新的本质,那这种转换的意义又何在?”

       互联网金融能否颠覆银行,抑或成为银行传统业务的补充?这类似的激辩声中,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融合中来推动整个中国的发展,不仅是金融和互联网的融合,还会往底层渗透出现互联网金融电商的融合。

       互联网货基产品的销售如火如荼,余额宝半年时间2500亿的销售令市场震惊,微信理财通最近火热推出更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热烈程度。不过,与银行年销售20多万亿的理财产品规模相比,互联网还难以撼动银行作为金融业老大的地位。

       尽管如此,银行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互联网不按常理出牌,虽然无法获得银行牌照,但未来谁知道会通过什么方式曲线闯入银行领地,直到动摇银行的大客户?如阿里的小贷业务,虽然只能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放贷,但是资产证券化即可以为其加杠杆。下一步互联网金融又会出现哪些新花样?未知的才是可怕的,对于银行来说,一场互联网金融的反击战拉开了,而结束却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