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国内的一些纺织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纺纱企业已经实现了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通过工艺连接大幅减少用工,缩减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如果在此方向继续深入发展,采用更多智能化技术,未来国内将有望建成少人、无人棉纺工厂或车间。
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在工业制造4.0时代逐步深入人心,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高度关注。
纺织装备逐步迈向智能化
智能化,无疑是近两年来从纺织产业到纺机行业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无论是提高生产率、减员增效,还是节能环保、转型升级,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包含着智能化变革的需求和内容。智能化无疑代表着一次全新工业革命的到来,而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反馈至源头的需求,则是直指纺织机械的全面智能化。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首先应该从发展智能化装备入手,研发基于信息化架构下的智能化与数字化高端纺织装备技术平台,开展纺织装备的人因工程工业设计,实现各工序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控制。纺机的智能化已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智能化纺织机械是在原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融合传感器技术、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其具有感知、推理和逻辑分析功能,以实现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自主决策能力。比如,纺织过程各种工艺参数、运行状态等能够在线检测、显示和自动调节;机台具有自适应的生产控制、智能化加工编程、故障自动诊断、远程监控等功能。
自动化可以说是智能化的前身,而自动化的需求又从智能化变革而来,也是智能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纺织企业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加之人工落纱、粗纱输送等工序的劳动强度大,催生了满足不同要求的全自动粗纱落纱机以及粗纱输送系统。从自动落纱长车到自动络筒机这些年在市场上的长盛不衰可以看出,自动化机型将是“镇店”的经典产品,同时也还在不断提高生产率,向更高技术领域升级。
例如,恒天集团旗下的天津宏大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型粗纱机的关键核心部件均由其自主研发,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内粗细设备的运输系统。天津宏大的产品能满足用户企业的不同需求,如单台粗纱机可同时供应不同区域任意一台细纱机,满足不同品种工艺要求。此外,天津宏大的全自动系统通过输送系统轨道代替细纱机原有纱架,完全取消人工置换粗纱和空管。该系统通过人机界面操作,实时监控粗细纱供需情况,实现生产运行、统计分析和管理。
西班牙Electro-jet公司今年新开发的全自动落纱及粗细纱输送系统,已经从自动化全面升级到智能化阶段,其最大亮点是粗纱的落纱时间短。据悉,该系统的落纱时间为全世界最短,仅1.5分钟。
就目前纺机企业而言,研发智能化、自动化产品已然成为发展主流。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国外企业、国内许多大型企业已然走在了行业的前端,国内众多的中小纺机企业也正紧跟形势,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与国际化先进水平接轨。
物联网、云计算融入纺机核心技术
“互联网+”的核心是将互联网作为创新源动力,实现强大的融合性和可扩展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指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深度融合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优化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投资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等,改造提升中国制造业。于纺机企业而言,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智慧制造,不仅是立足个性需求的快速反应、个性化定制、准交快交系统,而且还是立足于以互联网技术嵌入产业的系统集成。信息化的外延非常广阔,包括物联网、ERP管理系统等全新企业管理概念。在建设信息化企业的同时,生产输出信息化产品也已经是纺机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为了实现纺织机械的智能化制造,要将互联网、物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安全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数控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持续创新。纺机企业在重视硬件研发的同时,也要将企业的软件开发同步进行。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纺机行业中很多以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智能软件等为核心技术的产品得到了大力发展。经纬软信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等,已经在工厂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