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死”,企业该如何活着?

  

  6月10日,联想在硅谷召开Tech World大会。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此次Tech World大会上联想推出的各项创新来源于联想对未来IT的观察,未来将是物联网的天下,而手机等智能设备将是物联网的基础,“设备是联想的命根,是业务的核心,联想很早之前就开始着手实施这一战略。”杨元庆称。

  事实上,布局物联网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已经是很多科技公司迫不及待在做的事。关于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将无所不能的预言,早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在去年1月份的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谷歌公司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即毫不留情地给互联网“判了死刑”。在座谈会上他说,互联网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我可以非常直接地说,互联网将消失。”施密特最后说。

  

 

  在《重新定义公司》一书中,施密特说,今天我们处于一个乐观却焦虑的时代,无数产业受到了科技的破坏性冲击。那么,当互联网科技红利将尽,物联网时代来临,企业和企业家个人该如何在分崩离析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呢?

  接受还是被接受?

  在施密特的描述中,未来将有数量巨大的IP地址、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以及虽感觉不到却可与之互动的东西,时时刻刻伴随你。“设想下你走入房间,房间会随之变化,有了你的允许,你将与房间里所有这些东西进行互动。”

  面对物联网的汹汹大势,企业可以继续延续老路,仅仅把科技当成提高经营效率和扩大受益的工具,而不借助科技的力量脱胎换骨;也可以破釜沉舟,打破现状,找到策略,利用平台的优势持续打造优秀的产品。

  但成熟的企业天性喜欢规避风险,就像躲瘟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结果却没那么美好。因为抓不住个人计算机这个发展趋势(不愿为了降成本而创新),2000年4月总市值1410亿美元的美国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完败于英特尔(Intel)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组成的“Wintel”组合,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09年,太阳公司以74亿美元的售价被甲骨文公司收购。同样,如何迎接物联网这个不确定的风险(也是机遇)的到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个问题。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也即物物相连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面,所有的智能设备都能实现人机交互,进行协作。正因为如此,智能设备正在逐渐主导未来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的发展。

  手机等智能设备成为抢占未来物联网制高点的基础。与杨元庆有相似看法的是格力的董明珠,但她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董明珠一手主导格力从专业的空调制造跨界到智能手机行业,2016年还对媒体说要造汽车。这一转型的直接结果是,格力空调市场份额持续下降,2015年,被美的、奥克斯联手拉下销量第一的宝座。然而,在物联网即统治整个智能世界的时代,董明珠的主动作为,实则是为格力的生态链打造下一个接口。在刚刚上市不久的格力手机二代中,其内置格力专属物联芯片,可以和格力空调、冰箱等家电直接互连,配合多种传感器对家电进行智能调整,已经是物联网的一个雏形了。对于曾经躺在空调上都能赚大钱的格力,主动破局,董明珠的胆量与眼光其实都不容小觑。

  

 

  国内布局智能生态链的还有雷军以及他主导的顺为资本(也是小米早期投资机构)。目前小米以手机为核心,布局了大约55家智能企业,而顺为资本投资了其中绝多大数智能硬件企业。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许达来说,“智能硬件就算我们不考虑小米,它其实也是未来的大趋势。我们看国际的研究机构,一线的投行,大家公认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大潮之后,物联网是下一个大趋势。”

  在国外,主动迎接物联网的著名企业中,恐怕以GE的步子迈得最大。作为一家制造业巨头,2014年,GE宣布与一众技术巨头结盟建立起物联网联盟。GE此举的目的是寻求各方对旗下Predix平台的支持。Predix软件旨在令各种物联网端点具备智能化。在CEO伊梅尔特的推动下,GE的物联网技术迅速占领市场,2015年,伊梅尔特向外透露:“通用的软件业务每年增长20%,今年我们大约有60亿美元订单。到2020年,通用软件业务订单预计达100亿美元。按现在的轨迹发展,通用将跻身十大软件公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