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监测环境 “信用评级”考量诚信经营

    “鼓楼街农贸市场,青菜每斤1.5元,白萝卜每斤1.3元,西红柿每斤2.6元,土豆每斤1.5元……”昨天,记者在市工商局鼓楼区分局“智慧农贸市场”系统总监控室看到,该系统新增的价格监测功能让当日菜价一目了然。

  “智慧农贸市场”建设只是工商部门强化农贸市场监管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外,市工商局还通过推动立法、信用等级评比等一系列颇具亮点的举措,使一度被作为“脏乱差”代名词的农贸市场,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监管轨道。

  借力科技 首批25家农贸市场装上“智慧大脑”

  鼓楼区工商分局局长黄明春介绍,“智慧农贸市场”系统一期工程于9月1日正式建成投用。它利用当今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该区25家农贸市场的远程监控、移动执法、气味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功能。

  轻点鼠标,在总监控室即可随时看到各家农贸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发现问题可责令市场经营者立即整改。除了大屏幕,执法人员手中还配备有移动执法终端,同样可以随时联网监控。

  气味检测是“智慧农贸市场”另一亮点。以前,农贸市场卖家禽的地方,往往臭气熏人。现在,每家农贸市场卖家禽的区域上方都装有专门的传感器,当氮、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浓度超出预先设定的数值时,监测系统就会自动用红字提醒超标,直至整改到位。

  鼓楼区工商分局副局长王东介绍,“智慧农贸市场”的二期和三期工程还将建设电子溯源系统,为市民提供刷卡消费、网上订菜等便捷周到的服务。其中,电子溯源系统计划与全市商贸系统的电子溯源系统相对接。预计所有系统将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

  完善立法 首次明确农贸市场“具有公益性质”

  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政企分开、管办脱钩和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市场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职责、法律依据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工商局的积极推动和配合下,我市去年制定了《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规定,农贸市场具有公益性质。这也是南京首次明确农贸市场“具有公益性质”。

  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乔晓明介绍,农贸市场的公益性质,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它的关心扶持上,要让它经营更规范、环境更美好。目前,各区已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鼓楼区财政拨款500万元,对该区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浦口区财政拨款20万元,投入该区农贸市场建设等。

  此外,《条例》还规定,农贸市场经营者应当划出适当的经营区域,用于农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农贸市场应建立和完善农副产品入场和溯源制度,履行农副产品安全责任。市场经营者要负责市场安全、环境卫生、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场内布局管理、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等。

  考核信用看星级标牌就知经营者诚信水平

    “狠抓信用分类监管,是提升农贸市场文明诚信度的又一重要抓手。”乔晓明介绍,市工商局正建立和完善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及经营户基本信息数据库和信用分类监管数据库,通过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公示,使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效能得到提升。

  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农贸市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对19018户场内经营者进行了信用评比。通过实施分类监管和信用建设,市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下一步,市工商局计划在全市推广诚信经营星级标牌制度。通过对其有无投诉、政策落实如何、是否配合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分别评定星级标准,标准从低到高共分五个星级,其中一至三星级由县(区)工商部门评定,四至五星级由市工商部门评定。今后,这一制度将逐步推广,市民只要看到摊位上方的星级标牌,就知道其经营者的诚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