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介绍

  权限管理:针对不同级别和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赋予不同类型的权限,并配以相应的登陆密码,使得每个人的管理权利和责任都区分明确,操作有据可查。标签管理子模块对系统中病人标签、员工标签、设备标签、药品标签、车辆标签等所有应用从发行到回收整个生命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它包括预发标签(印刷、分配标签号等预处理)、发标签(发行标签的应用类型,包括电子钱包)、挂失、解挂、回收标签、补发标签等的管理。系统管理子模块提供系统初始化、系统参数设置、读写器密码设置、标签密码设置、操作日志、数据库设置等功能,完成对全系统的维护工作。

  密钥管理子模块管理系统中的根密钥、读写器密钥、用户标签密钥的生成、发放、更新、存储、应用和销毁工作。

  2、 门诊病人管理模块

  对门诊病人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年龄、血型、亲属姓名、紧急联系电话、既往病史等通过电脑及读写器存储在病人的RFID标识腕带上。门诊部都配有RFID读取标签的手持机,医生对病人诊断后对病人的病情、相关的药物输入到RFID标识带。

  RFID病人标识带是完整的病人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系统结合,能够充分实现对病人从入院、治疗到出院全过程的准确处理。由于RFID的自动识别能力强、处理速度快、数据准确,有了RFID标签,病人在很多看病环节中可以得到便利。

  2.1发放药品/输液 发放药品和对病人输液时,需要检查每个病人手腕上的标识带以确认其身份与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相对应。使用手持机快速扫描病人的RFID标识号,能够自动显示有关的处理内容,如应发放给该病人的药品种类和数量等。工作完成后,手持机可以自动将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间等资料上传到电脑中集中保存。

  2.2标本采集/处理(血液、骨髓等) 用手持机获取病人RFID标识,确认对象的身份是否正确。采样后将预先制作的RFID标签贴在取样单或样本容器上,再次用手持机读取RFID标签,检查病人标签上的信息与样品标签的信息是否吻合。当标本送入化验室之后,工作人员不用再次进行手写登记或手工输入电脑,借助用RFID读卡器能够马上获取该样本的全部资料,避免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2.3病人病历输入 升级以后的RFID手持读取机(PDA)有输入功能,这样对于病人的病历医生不光可以用手写直接记录,还可以用PDA手写笔记录,配合于打印机把病历可以进行直接打印。

  3、住院病人管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