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检测对比人脸图像来达到识别的目的。人脸图像由于年龄、姿态、表情、光照等因素而具有“一人千面”的特点,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由于传统身份识别的缺陷,全球每年涉及的诈骗案至少为信用卡5亿美元、移动电话10亿美元和取款机30亿美元。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个人身份鉴定,取代传统的使用钥匙、身份证、密码等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银行、机场、公安等领域的出入管理。
据各种组织和机构的报告,2005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总规模大约为56亿美金,同时国内生物识别市场的总容量大约在3.5个亿的市场规模。保守地估计到2007年全球生物识别将形成年销售136—170亿美元的市场,而其中人脸识别市场将达到47.6—59.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人脸识别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脸识别技术潜在市场同样巨大。在国家安全、军事安全、金融、公安、司法、民政、海关、边境、口岸、民航、保险以及社会安防、民用安防等领域,急需人脸识别的相关产品来填补市场空白。
人脸识别技术优势
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都拨出专款资助人脸识别的相关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也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列入其中[4],明确指出:“要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展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技术研究,人脸识别具有高安全性、低误报率的出入口控制新产品。”在这种环境下,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院校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与虹膜识别、指纹扫描、掌形扫描等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1.人脸识别使用方便,用户接受度高。人脸识别技术使用通用的摄像机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在识别对象未察觉的情况下完成识别过程。
2.直观性突出。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依据是人的面部图像,而人脸无疑是肉眼能够判别的最直观的信息源,方便人工确认、审计,“以貌取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3.识别精确度高,速度快。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
4.不易仿冒。在安全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人脸识别技术要求识别对象必须亲临识别现场,他人难以仿冒。人脸识别技术所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来欺骗识别系统。这是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很难做到的。举例来说,用合法用户的断指即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而使识别系统无从觉察。
5.使用通用性设备。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设备为一般的PC、摄像机等常规设备,由于目前计算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多数用户而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无需添置大量专用设备,从而既保护了用户的原有投资又扩展了用户已有设备的功能,满足了用户安全防范的需求。
6.基础资料易于获得。人脸识别技术所采用的依据是人脸照片或实时摄取的人脸图像,因而无疑是最容易获得的。
7.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由于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是常规通用设备,价格均在一般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产品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概括地说,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性价比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我将人脸识别的一些应用列举出来,希望抛转引玉,大家不断完善,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
1)监控布控
实时实现多路摄像机对数十万布控对象的现场识别和报警提示,广泛用于机场、火车站、银行等场所,实现对特定人群的布控,
2)公安照片搜索系统
公安系统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无法充分利用手头上现成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数以百万计的照片资源,在查案过程中拿到一张照片却无法有效的定位其身份,人工的逐张进行照片对比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只能花费大量的警力和时间进行排查。采用人脸识别实现快速人脸检索查找,充分体现科技强警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