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有一天你掏出小米手机,家里的智能设备都能连在一起,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小米创办人雷军接受《富比士》(Forbes)杂志专访时强调。在中国,腾讯、阿里巴巴与百度以「开放硬体」策略布局物联网,但是巨头们最害怕的不是彼此而是小米。智慧型手机是智慧家庭、智慧车、健康医疗的重要操控中心,小米不但是中国智慧型手机霸主,今年第三季出货量还跃居全球第三位,但是巨头们的手机却不畅销。
台湾物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则是全球第三大晶片设计商联发科与全球第一大晶元制造商台积电。Gartner就估计,2018年半导体产业营收为3,840亿美元(约11兆9,200亿元台币),物联网占了其中240亿美元,而2013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则为1兆7,938亿元台币。联发科设计LinkLt平台进攻物联网,而晶元制造商台积电也和富士通、瑞昱、安谋(ARM)等8家半导体大厂合作,打造超低耗电技术平台。
除了大企业,新公司也扮演重要角色。Gartner大胆预测,至2017年,50%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将源自创业3年以内的新创公司。Gartner旗下的Maverick研究机构则认为,有创意的创客(Maker)和新创公司才是真正形塑物联网样貌的人,新创公司善于以低成本的电子产品、3D列印工具以及开放硬体,创造物联网装置。
围绕着资料的新商业模式
物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是围绕着资料转,其中,「资料贩售与交换」也就是俗称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模式,台厂最需要警惕。例如Nest Labs与电力公司Electric Ireland达成协议,只要民众和该电厂签署两年合约,就可以获得免费的Nest温控器,让原本售价为250美元的温控器变成0元。本来由民众买单的Nest温控器硬体改由电力公司买单,而电力公司则享有Nest使用者的用电大数据,Nest温控器的价值从硬体转移到资料上。
第二种商业模式则是产品即服务模式,透过软体升级和大数据,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例如奇异公司在波音787飞机的GEnX引擎中装设感测器,记录每次飞行数据,借此提前一个月预知飞机引擎需要维修,准确率高达70%,减少飞机突然故障的问题。智慧车商Tesla则透过OTA(on-the-air)线上软体升级,直接修复有问题的汽车,车主不需用跑维修厂。这两个案例都是利用软体与大数据分析提供服务,值得台厂学习。
「资料能载舟亦能覆舟」,物联网带给我们更便利的生活,但麻烦可能也不小。虽然物联网的成长可期,但仍有许多安全问题待解决。最近物联网被骇客攻击,送出7万5千封垃圾信,便显示出物联网的安全性漏洞。
方便,但却可能侵犯我们隐私的交换,你愿意吗?我们就像住在社会学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所延伸的圆形监狱(Panopticon)概念,一天洗几次澡?每天上几次大号?坐在沙发前面抠脚挖鼻孔?一举一动都被各式仪器记录下来,存放在资料银行,然后被打包成商品贩售。因此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潘特兰(Alex Sandy Pentland)提出「资料新政」(New Deal alt="" width="641" height="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