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应用原理解析

  大众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深化程度和应用关注度早已成为热点。然而,任何一种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在图像采集及识别原理中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生物识别技术未来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是:多模态、防伪、非接触。

  06-23,阿里巴巴宣布,将推出业界首个“刷脸”登录邮箱,并推出“+Mail”、“Mail+”的生态战略,计划以邮箱SaaS服务为切口布局企业级服务市场。所谓的“刷脸”,即生物识别。

物联网

  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全球人脸识别技术市场产值为2.3亿美元,而在2019年该领域将增长至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97%,亚太地区将贡献主要力量,2019年将实现全球占比近60%。就国内市场,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在2010年至201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5.9%,同一时期我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0%,相比较于我国的人口规模(占全球约20%)与城市规模占比,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占比明显偏低,而随着整个行业技术奇点临近,我国人脸识别市场将迎来爆发前夕。

  生物识别是一个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现在的许多APP都支持指纹解锁功能,甚至市面上的千元手机都支持指纹识别,除此之外,还有支付宝和翼支付的“刷脸支付”,GoolgeGlass刮起的生物识别可穿戴设备风潮等等,大众对它的深化程度和应用关注度早已成为热点。然而,任何一种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在图像采集及识别原理中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生物识别技术未来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是:多模态、防伪、非接触。

  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早在唐宋期间,指纹已经用于文书契约和司法审判中。现代的指纹识别技术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在司法、公安和门禁领域。

  所谓指纹,是指人体指尖表面的纹路。在指纹中,凸起的纹线为脊线,脊线与脊线之间的部分为谷线。根据脊线和谷线的结构,可以得到一些细节点。指纹识别主要就是利用这些细节点特征实现的。

  指纹识别主要包括指纹增强、特征提取和指纹匹配三个过程。

  1、指纹增强:在指纹采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一些噪声,如果直接用于指纹识别,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图像增强技术,改善指纹图像质量。这里会用到的技术有图像分割、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增强、二值化、细化等。

  2、特征提取:前面提到,细节点特征是最常用的指纹特征。细节点特征的提取,就是在指纹图像中找到脊线终点和脊线分叉两个特征。经过了指纹增强的步骤,如果指纹图像能较好地分割,细节点很容易提取。但实际上有一些噪声很难处理,这样在增强后就会产生一些虚假特征。一般地,启发式算法可以删除虚假特征。特征提取后,我们得到了多组脊终点或分叉类型、位置坐标及方向信息等。

  3、指纹匹配:指纹匹配算法有很多种,包括点模式匹配、脊模式匹配、基于图像的匹配和基于图形的匹配等。细节点匹配可以看做是点模式匹配的问题。点模式匹配就是将提取的细节点集与数据库中的细节点集进行匹配,如果通过一些旋转、尺度变换和平移变换,点集间是匹配的,那个两幅指纹图像就是匹配的。

  指纹识别与安防领域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考勤和门禁等应用。指纹考勤机是最常见的指纹识别产品之一。常见的指纹考勤机厂商有中控科技、科密、安威士等。由于指纹识别算法比较成熟,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对于这类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指纹识别产品发展方向将集中在采集技术和应用模式创新。目前采集技术主要有4种类型:超声波扫描、光学成像、温差感应式识别及半导体硅感技术。超声波技术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可区分脊线和谷线的位置,能达到很高的精度,但因成本高,且无法进行活体指纹识别,应用较少。光学成像利用光学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使用最广泛。但光学成像设备也无法进行活体识别,这就产生了一些漏洞,如使用硅胶指模或断指等进行身份认证。温差感应式识别技术是基于温感原理实现的,通过感应手指与芯片映像区域间的温度差产生电信号。但由于热传导效应,时间一长,手指与芯片的温度就趋于一致了。半导体硅感技术即电容式技术,利用手指纹路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差,得到指纹图像。由于传感器发出的电子信号可直达真皮层,能获取更多可靠数据,提高识别准确率。随着传感器成本的不断下降,相信基于半导体硅感技术的指纹识别产品将应用的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