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下,如何打造别具一格的服务治理体验?(上)

  接下来,就是把微智能思想和拟社会化分布式设计统一起来,构建微服务计算平台的计算节点抽象模型。它遵循以下原则:

  服务能力是实现业务逻辑的唯一方式,每种能力只包含一种业务逻辑

  服务能力的实现方式遵守同一套技术实现框架,只有业务逻辑的差别,而运行机制,运维机制完全相同

  每个计算节点是对等的,只有计算资源占用的差别,而运行机制,运维机制等完全相同

  计算节点的分工由服务能力决定,部署的计算节点至少包含一种服务能力

  计算节点的实现遵守同一套技术实现框架,且这套实现框架提供运行服务能力的容器

  计算节点集群的构建方式是自动发现的,集群元数据的维护是由计算节点集群自我维护的

  服务能力的发现方式是自动发现的,服务调用元数据的维护是由计算节点集群自我维护的

  服务调用过程应具备自适应能力,尽最大可能保证服务调用通畅,在面对风险时,能够有一定的自主处理能力

  允许服务能力的集成与编排,服务编排后的运行过程具备应对异常或风险的自适应性。

  计算节点抽象模型:

物联网

  服务能力是一种计算能力,分为基础服务能力和业务服务能力。

  基础服务能力是构建计算平台的前提,也提供了对计算平台服务调用,监控,运维的支持。基础服务能力实际上是整个计算平台的基石,会在以后的分享专题中逐个展开说明。

  业务服务能力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实现的服务能力

  按照以上原则,服务计算节点还提供了三类基础支持:

  服务能力的生命周期管理:

物联网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能力可以被装配或卸载,这个过程分为Soft模式和Hard模式。Soft模式是通过配置的方式,服务能力的实现(例如jar包)还存在;Hard模式就是配置与实现一起装配或卸载。实际应用中,Soft模式更加灵活,服务能力实现的变更可以交给节点升级来做。

  服务能力实现框架: 为实现业务逻辑提供一套统一的编程和运行框架。

  组件化管理支持: 服务能力在业务层面是原子,但在实现层面可以分解为组件,组件是具备特定逻辑又具备通用逻辑的代码。

  常用的编程组件的支持: 保持统一的,标准的技术栈,也加速服务能力的开发。一般包括:定时任务,HTTP服务端,HTTP客户端,内存队列异步处理,多线程或并行编程支持。当然通讯层面是根据实际选型来定,我们以HTTP作为标准通信。

  计算节点自身管理: 为了实际运行和运维需要而提供的支持。

  元数据管理: 比如每个计算节点需要一个唯一的ID来标识自己(就像人的身份证),通过它第一次运行来创建,且持久化起来以便再次运行时能够保持ID不变;有些服务能力运行是会产生临时文件,这就需要计算节点提供一个“场所”(临时目录)供其施展。

  节点自动升级/回滚: 这个是所有分布式系统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能大大提升变更大规模节点的效率,在微服务架构下尤其适合。这个变更过程包含两个方面:计算节点配置以及实现的变更,服务能力配置以及实现的变更。

  节点的配置管理: 负责提供实际的配置读取/改写接口,以及将自身和服务能力的运行时的配置持久化等。

  当然计算节点自身管理包含工作有很多扩展,要根据实际需求定义。

  ’

  三、打造微服务计算的基础三件事

  微服务计算平台实现服务治理首先要解决三个基础: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监控,服务调用控制。

  1

  服务注册与发现

  1 )服务注册

  经典的服务注册方法有以下两种:

  显式配置: 人工将服务的接口信息(服务名,服务URI等)配置到服务注册中心。WebService UDDI就是这种模式。它的问题是需要人工收集服务接口信息,这个过程可能产生滞后或者错误的信息,运维代价大。

  代码实现: 调用服务注册中心客户端发送服务的接口信息到服务注册中心。典型用例是基于Zookeeper服务注册。它的优势是服务接口的URI可能是通过代码收集出来的,较人工收集更加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