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问,咦?“PaaS”不是代表“平台即服务”么,怎么在这里变成“产品即服务”啦?这个问题有必要澄清一下。大家所熟悉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模式是指把应用方案的运行和开发环境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模式,它的“用户”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设计人员。
有意思的是在循环经济领域也有一种存在多年的PaaS(Product-as-a-Service,产品即服务)模式,它是指公司保留产品所有权,然后通过一个特定的服务系统将产品使用权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客户的商业模式。它的客户可以是消费者、企业甚至是政府等。在物联网云平台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不少机构面面俱到地把这种PaaS模式理解为“基于产品变革的平台服务”,不过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它的本义 ---- 产品即服务。
IDC预计到2018年40%的全球前100家离散型制造企业以及20%的前100家流程型制造企业将采用PaaS(产品即服务)模式。可以预见,随着物联网市场规模化发展速度加快,PaaS模式将在更大产业范围内引发商业转型和产品创新。
事实上全球制造公司采用PaaS模式有的已达数十年,不过它真正流传起来是近10年的事,近几年和物联网几乎同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迄今已成功采用这种新模式的产品来自各行各业,包括:
航空:发动机
制造:压缩机
能源:太阳能板
办公:影印机
交通:轿车
农业:有机杀虫剂
照明:LED灯等照明设备
医疗:医疗设备
奢侈品:艺术品
日用:衣服
PaaS模式有什么特别的?
下面我们先通过一个PaaS(产品即服务)先锋案例了解这种模式的商业优势在哪里?
绘图:未沙卫
案例描述:早在1994年,北美地毯制造商英特飞公司基于削减环境负面影响的动机,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构成、来源、生产工艺、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等,在集团范围内推动一系列技术和生态商业变革。比如,收集旧渔网用作原材料,为客户提供方块地毯修补服务,让产品使用时间延长等...从而逐渐把传统“生产-销售-废弃”的线性模式改为“只租不卖”的PaaS循环模式。采用这种新模式以后,公司出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使用价值”。9年后的业绩数据表明,在实施PaaS模式后,公司的年净利润翻了一番、碳排放量降低82%、全球运营成本节约4亿美金。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经典PaaS(产品即服务)模式有一种内在的魅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个绿色愿景,同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到底这种模式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做到双赢?
首先,PaaS模式解决了一个由来已久的供需矛盾,巧妙地将客户和供应商对产品的期望统一起来了。传统模式下客户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性能优越、经久耐用的产品;而供应商出于利益考虑更希望客户频繁向他们购买新产品。而在PaaS模式下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客户不再拥有产品,机智的供应商有很好的理由改变立场,转而想办法提供更高质量、更持久、方便循环利用的产品,尽可能降低产品在服务合同期内的运维成本。这样客户可以通过新模式获得价格或使用上的便利,企业可以通过设计符合这种模式的新产品获得业务上的飞跃。皆大欢喜!
其次,PaaS模式为供应商带来持续与客户保持互动的机会,尽管相对单次交易来说对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要求更高,但往往也能带来更高的客户忠诚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加上租赁价格比购买价格低,这样就更容易产生老客户介绍新客户这种口齿相传引发的客户几何级数增加的商业生态效应。
另外,这种模式代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绿色解决方案,它的社会和环境意义能够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商业价值。这种成功案例一旦发生,企业便获得了关注绿色经济的媒体或其它权威机构免费报道和宣传的机会,从而节约大量市场推广预算;而且企业也因此更容易和政府改善关系,获得绿色政策和外部资金的支持;另外,参与变革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被调动起来了,工作变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