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安全及防护技术研究

(2)加密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数据加密的保护方法,通过密码机制实现了原始数据对于他方的不可见性,同时还保证了数据的无损失性,兼顾了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目前使用最多的加密方法是同态加密技术和安全多方计算SMC。同态加密技术最初由Rivest等人于1978年提出,是一种以代数理论为基础的加密变换技术,允许用户直接对密文进行操作,后期Domingo等人完善并改进了该技术,该算法的同态性可以保证用户对敏感数据进行安全操作,避免数据信息的泄露。SMC是一种利用加密机制形成交互计算的协议,可以实现无信息泄露的分布式安全计算,参与该计算的各实体均以私有数据参与协作计算过程,一旦计算完成,各方只能得到正确的数据结果,无法触及他人隐私数据,即两个或多个站点通过某种协议完成计算后,任何一方只能得到自己输人的数据和相关的计算结果。

(3)路由协议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无线传感网中节点位置的隐私保护,一般基于随机路由策略,即数据包的每次传输并不都是从源栽点传输至汇聚栽点方向,转发栽点会以一定的概率将数据包向远离汇聚节点的方向进行传输,同时传输路径也是变化的,每一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都随机产生,这就使得攻击者很难获取节点的准确位置信息,从而达成安全防护目标。

2.5工业物联网中的安全控制技术

工业物联网技术和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的结合,在产生额外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目前工业物联网控制系统安全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模型和安全策略,相关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攻击行为模式分析和鲁棒网络控制系统构建两个方面。因此,为了得到更具精准性和确定性的安全控制技术,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将物联网引人工业控制系统后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将其纳人安全控制分析模型之中,进行更深人的研究。

3.结语

目前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在工业物联网的安全防护和评估的发展方面,我国尚无系统化的安全防护体系,也缺乏适用于工业物联网在各领域的通用和专用安全标准和规范。因此建立全面的安全防御体系,并开发一系列的工业物联网安全防护产品,以及制定针对工业网联网的评估系列标准,不仅保证厂人民的日常生活、安全生产活动,而且为社会的稳定、基础设施和战略信息的安全提代了保障,对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