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是否会成现实?
如果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的智慧,甚至人类的情感,是否会让电影中的场面在现实中发生,机器人成为人类的敌人,想统治地球?李绍滋说,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学界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乐观的,实现接近人类大脑的人工大脑是有可能的;而另一种则比较悲观,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看到的更多的是许多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
而雨果绝对是乐观派。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智能机器不可能被制造出来,那么回想一下,西拉特在20世纪末30年代预测原子弹会摧毁一座城市,当时人们把他当做疯子的情景。”
记者采访了雨果本人以及还在厦门大学继续研究的他的朋友,本·哥尔特兹勒。雨果的远大理想事实上受到了很多质疑,他认为再过50年智能机器将达到人类智能的水平,并且可能剥夺数十亿人的生命。而如今,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依然坚持这样的理想。
他在回答采访问题时仍然表示,未来的智能机器大脑的运算速度将达到10的40次方每秒超过人类大脑10的16次方每秒。“不幸的是很多人会反对创造这样的机器人,并且由此可能发生人机之间的战争。”
他说,实现人工大脑需要通过两个主要途径,一个是大尺度模拟人类大脑,比如著名的“蓝脑计划”,他们计划到2018年能够模拟哺乳动物的大脑皮质层一万个神经元。另一个途径就是大脑灵感认知结构,通过传统的计算机结构模拟出大脑功能。
也许雨果的一些设想并不完全是狂人的疯狂梦想,一些事实已经让我们看到智能机器的潜能,雨果介绍说,日本研制的家庭机器人已经可以将衣服放入洗衣机进行清洗,做饭洗碗,而IBM公司最新的电脑系统WATSON在世界常识智力竞赛中也险些战胜人类,并能理解人类的语言。
目前,本正在厦门大学继续他们的研究,他也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了目前的进展,他说:“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创造软件程序,达到人类的智力程度,甚至超越人类的平均智力。目前我们的研究中心正在做的是一种叫做Opencog的软件程序,结合多种学习和记忆程序从而可以控制游戏中的不同角色并且可以控制人形的机器人。”本说,这个Opencog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并且可以完成一些有趣的事情。
雨果说,目前世界上对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一方面是家庭机器人,实现这一点可能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并且在2020年左右这将成为一项发达的产业。雨果希望能看到中国政府在人工大脑的研究上有更多的投入,比如成立中国人工大脑学会,集合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从而开发中国的家庭机器人产业。
本也向记者坦言,目前中国研究人工智能的水平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他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一个很大优势,那就是没有历史和传统的禁锢,由于其他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开始得很早,因此也被一些传统的研究理念所束缚。
目前,人类科学所面临的四大问题,即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能的产生。国际上,对智能的研究主要是人工智能。1956年,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大学举行,当时J.McCarthy、H.Simon等人倡议开展人类思维活动规律的研究,并给予“人工智能”的命名,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1958年,H.Simon曾乐观预言,10年之内计算机将成为世界象棋冠军、发现并证明重要数学定理、谱写出优秀乐曲的能手,到2000年,机器的智能将超过人。但是这些在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研究里遇到瓶颈。80年代日本提出第五代智能计算机计划,主要是提高逻辑运算的能力。第五代机计划的失败对传统的人工智能研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
当时世界人工智能研究的焦点是逻辑符号推理系统,日本提出的第五代智能计算机计划,声称日本不仅能在技术上做得精致,而且要用这个计划在基础研究和思想上对世界作出贡献。
上一页 [1] [2] [3]
登陆|注册欢迎登陆本站,认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