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体》中,地球文明被三体文明发现,三体文明立即封锁了地球科技,并向地球进发,即将毁灭地球文明。主人公明知地球文明无法与之抗衡,无奈发送宇宙引力波广播系统,让更高级的宇宙文明发现并摧毁三体文明,当然地球文明也将同归于荆三体文明为了自保,停止了对地球文明的进犯,并解锁地球科技。但最终,星外文明还是摧毁了三体世界,庆幸的是,它们没有发现地球文明,地球文明得以保全。
在未来星际文明间的战争中,地球文明肯定不是某个国家某个组织的行为,它要求我们全球人类组合在一起,也就是数十亿上百亿人,合为一体,这种合体的方式,就是“地球脑”概念。其实“地球脑”的思想,远在古希腊神话中就有萌芽,在印度教的等级制度中,也有描述。而真正成熟起来并形成一种理念,源自1983年彼得·罗素的《地球脑的觉醒》一书,这个观点的核心是,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地球的每个人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通过人工智能联接,组成一个“地球脑”。也可以这么理解,地球的所有人类,共同组成一个大脑,每个地球人,只是这个大脑的一个脑细胞。
这有点匪夷所思,那么大的一个人,怎么就成了细胞呢。不过大家冷静想想,我们现在出现的人工智能穿戴设备,大数据技术,云技术,手机及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全球联网,这不就是“地球脑”的雏形吗。而一旦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设备(穿戴,手机,计算机,甚至植入式芯片)突破了一个层级,将全球人类联系成一个“地球脑”是完全可能的。这里,还包括人类正在研制的人工智能,这类人工智能的加入,将几何量级的提速地球文明进程,并将人类自身将沦落为“低等细胞”甚至被迅速清除。
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地球脑”形成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有理由猜测,一,寻找外星文明变得简单容易,“地球脑”甚至可以拥有外星文明的“通讯录”。二,发动太空文明间的战争,毁灭对方或者被毁灭。三,如果得以幸存,被下一个更高等的文明毁灭。
最终,“地球脑”与“三体世界”的对决,注定毁灭地球和人类。
这个结果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但这似乎就是目前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未来。一个趋势的来临,我们无法阻挡,就像“曼哈顿计划”中少数知情的科学家反对核武器的研制,但核武器还是被发明出来并用于战争。我们不知道核武器和人工智能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是“潘多拉盒子”还是“属灵的恩赐”。但它终究要来,而且很快到来。
“吓尿指数”与文明进化的速度
现在的智能手机上,都有一个功能,自动定位系统,朋友圈里经常有朋友发个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定位一下,以佐证我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
其实人类的潜意识中,都会经常关心“我在哪里”,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我在哪里”,然后才能知道“我去哪里”和“我怎么去”。所以我们看旅游指示图,都是先找到“我”在哪里,然后再去找目的地在哪里。如果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个路线图,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我们现在在哪里呢?为了直观的理解这个想法,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吓尿指数”。
虽然名称略有不雅,但它非常传神的描述了我们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到今天21世纪的文明发展脉络,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文明进程将何等快速地发展。顾名思义,吓尿,就是吓得尿裤子。最早提出“吓尿指数”概念的是美国未来学家科兹威尔,这个概念假设若干年前的古人,可以穿越到今天,他如果被吓尿了,那么他距离今天的若干年,就是我们这个世纪的“吓尿指数”。现在,这个概念常用在未来学研究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
目前,学界公认的21世纪吓尿指数是265,也就是1750年的人穿越到今天会被吓尿。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呢,因为这个时间前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从而打开了现代文明发展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