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lphaGo和百度“四岁大脑”看人工智能未来

人工智能

最近, AlphaGo对阵李世石的人机围棋大战,引起世界瞩目。当前,李世石已连输三局,“机器替代人类”的声音纷纷扬扬。AlphaGo的连番获胜,也让人工智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AlphaGo,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究竟能强大到什么程度?

AlphaGo:人工智能领域里程碑

AlphaGo的技术细节在今年《自然》杂志上详细公布过,它的原理是利用“深度学习”学习人类棋谱,模拟人类来选择几个优势点,然后通过蒙特卡罗树搜索,穷举计算这几个点胜率,从中优眩

此次,AlphaGo将GPU通用计算,分布式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用到围棋上,并且是首次投入大量资源,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成果。而且在此之前,围棋是唯一没有被计算机攻克的博弈游戏项目,这次是计算机首次战胜人类顶尖棋手。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AlphaGo战胜李世石可谓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次里程碑性事件。

不过,对于AlphaGo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冷静的极客们已经在思考不限于单一特定任务的求索,而是把视野更多地投向了人工智能更高的目标方向。有技术大牛在知乎上科普——人工智能有三种:一是处理特定任务的弱人工智能,二是全方位模拟人类的强人工智能,三是像《超体》中斯嘉丽一样可以快速学习、在任何领域都比人类更聪明的超人工智能。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定义,AlphaGo更多地应该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意味着在可设计固定规则的单一任务领域,机器已经完全有能力比人类中的精英做得更好。

但显然,人工智能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也可以完成比下围棋这样的单一任务更厉害的事情。弱人工智能受限于固定规则和单一任务,它能应用的场景毕竟是有限的。要承担人类对“人工智能时代”天马行空的想象,必须期待强人工智能的实质性进展。

强人工智能是什么样子?

所谓强人工智能是指有能力应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没有既定规则和领域,它的反应机制也必须是开放而且充满不确定性的。

在谈到这场人机围棋大战为何吸引了如此广泛的注意力时,另一家较早布局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百度,其创始人李彦宏表示,“机器绝对能赢,没有任何悬念”。他认为,这次人机对战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所有人关心人工智能这个技术。

去年提出“中国大脑”提案后,李彦宏这样形容百度人工智能的进度:“‘百度大脑’的智能水平已经达到了3、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个水平听上去一点都不酷炫。AlphaGo已然能手撕当今围棋天王,百度的人工智能还是3、4岁小孩,是不是意味着百度人工智能方面照比谷歌差了一大截?

其实不是。说起当前强人工智能离我们最近的应用场景,就是百度所擅长的人机对话中的多轮交互。比如百度的语音搜索已经可以和用户完成好几轮问答,以询问天气为例,百度甚至可以根据用户第一句问话“今天天气怎么样”,自动理解和判断第二句“明天呢”仍然是对天气的询问,并作出正确反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数据挖掘与呈现,则是背后的关键技术支撑。

用户的问话是随机的,问的也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甚至有时连问话的语气都没有,因而人工智能首先要采集、识别用户的语音,然后把语音拆分成词,识别词意,然后理解语意,通过人工智能作出回答,最后把回答组织成句子,用语音进行答复。

李彦宏打开一张费德勒穿蓝色T恤打网球的图,问AI:“他在做什么?”“他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他手里拿着什么?”而AI像人类一样应答无误。

这个看似小孩就能完成的举动,恰恰是强人工智能之于弱人工智能的天堑鸿沟。图片没有既定规则,开放中学习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