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炒股 “不怕跌”

“量化投资是在市场暴跌的时候火起来的,但其实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郭璐庆

当AlphaGo在备受瞩目的围棋“人机大战”中拿下与李世石的首番棋时,陈慕(化名)刚刚从会议室出来。在校期间,陈慕的专业方向是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目前他在国内一家有名的公募基金量化投资部任基金经理。

“人工智能最早开始于美国,之后是日本,一般是在特定的应用领域,比如德州扑克、围棋。”陈慕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也可以是炒股,通常做法是把套路固化后,每用一个套路就算一下概率,每次都做大概率的事。放在量化上,就是收益率能排到前20%,而且能稳定在前20%。”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量化选股,即利用数量化方法选择股票组合、以计算机程序发出交易指令。

综合来看,国内34只量化基金今年以来的成绩比一般的基金表现更为稳定,在回避非系统性风险、获取确定性收益方面等更胜一筹。事实上,量化投资正是在市场暴跌的时候火起来的,但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陈慕表示,相比人工智能选股,基金经理更有主观能动性、更灵活,当一个新主题或新的逻辑出来时,能够马上跟上。

人工智能如何炒股

“正常情况下,我每天的工作流程是早上起床后看一下(机器)生成的股票清单,再看看组合管理系统里每个策略配了多少权重,这些策略加起来的仓位又是多少,然后根据机器所给出的信号(卖出或买入)的各类数据(包括融资融券、投资者入场情况等),判断机器给出的信号有没有明显的错误。”陈慕告诉记者,如果当天需要交易,他就会生成交易指令,再下单到交易系统,交易系统就会开始自动运作。

事实上,在证券投资领域,人工智能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像陈慕那样的量化对冲基金经理遍布于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

一般来说,公募基金或大型私募的量化投资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投研团队,另一部分是IT团队,投研团队提出需求,IT团队做出算法交易的模块,解决基金经理们的需求。

在传统的投研中,基金经理及研究员们对财务、交易、市场等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其显著特征,利用回归分析等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作出交易策略,到了人工智能阶段,这些工作便交给了计算机。

“比如,传统基金经理有10亿元要买20只股票,也就是一只股票5000万元。如果买,可能把这些股票打到涨停板;同样,卖出去的话就可能把股票打到跌停板。”陈慕告诉本报记者,这样就会降低收益,但通过算法交易的模块,每年可以节约至少3%的成本,也就是增加了3个点的回报。

北京一家专注于量化对冲私募的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们IT系统的构架师团队,由原汤森路透全球交易所数据推送的架构师、原花旗银行中国技术团队的VP(总经理),以及国内其他一些架构师组成。他们的工作是做出数据和部分研发,之后在政策允许时打通交易接口。

目前,一些私募基金已开始将量化对冲的三个子领域融入日常交易策略中,尝试获取收益,它们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例如,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联合使用的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与统计概率的交易算法,让系统能够自主学习市场变化并适应新的信息。

有基金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主流的交易系统包括恒生、金证等,但由于使用成本过高,只有公募基金或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才会用,“差不多几十个人来才能用得上这个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并没有研发功能,基本上是交易和风控。”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互联网金融公司试图研发一套适用于中小对冲基金公司的“一条龙”交易系统,功能涵盖数据分析、投研、风控和交易等。

谁的选股能力更强

AlphaGo大胜李世石,引发全世界关注。投射到投研领域,则是以人工智能量化选股和人类基金经理之间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