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借助互联网,这些外圈的Uber式老师们可以更广泛更方便地参与到未来的教育体系中,带给学习者全新的学习体验。Udacity是MOOC教育的三巨头。它在去年推出了 “ 纳米学位” 项目,与谷歌这样的领袖级企业合作,定制开发课程。和一般的MOOC不同,上纳米学位课程的学生是可以得到真人指导的。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会得到专业人士的反溃这些专业人士类似于Uber 司机。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台电脑就可以在自己的零碎时间里给学生批改作业,做评估反溃学生会给这些Uber 式的老师打分,分数高的老师获得的收入也会更高。

同样的,在社会面学习中,学校、老师、家长、同学、朋友这些内圈里的角色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的很多教育创新都非常强调帮助学习者建立和真实生活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不再只是通过学校和老师,而是纳入了家长、家庭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我所辅导的一家教育创业机构,在云南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现在也在尝试培训家长,从亲子教育和亲子活动入手,让家长更多地介入到孩子的学习成长中去。前面提到的Edmodo平台,现在也正在积极促进家长业余时间参与共同教育的尝试。

第三个层面:社会性学习。到了这一层,学生们学习的资源和材料将来自于整个社会,而不再限制在校园这个物理范围里,不再仅仅来自统一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与此同时,学生们尝试学习的项目和主题,更与真实的变动的热气腾腾的社会直接有关,而不再仅仅是机械的书本知识组合。也就是说,过去,教材就是学习者的整个世界;未来,整个世界都可以是学习者的教材。

我自己是个纪录片爱好者。经常在看到像美国国家地理、历史频道、BBC这些专业机构拍摄的优秀的纪录片时,我会想这些都是多么好的教学素材啊,这些素材如果能够被应用在学习中,就是一种社会性学习。事实上,美国的发现探索频道就是这么定义自己的,它把自己看做是一家社会教育机构,而不是一家电视台。

国内有一家机构,叫爱卡的米,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他们打破了原来的学科划分,重新整合了中学课本里的知识点,然后为这些知识点选择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来自网页、视频、音乐等不同的来源,这样教师就可以省去很多搜集这些资料的工作,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生身上。他们把自己比作教学的 “中央厨房” ,他们做的也是一种社会性学习。

波音公司有一个教育基金会,针对中小学生会开展不同的教育项目。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编程、学习在电脑上设计组装自己的飞机,会看到最新的纳米技术的应用实例。这是一个很好的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性学习的例子。

这个是我在西雅图的一个社区公园里拍摄的照片。这个公园的接待中心也是一个学习中心,附近学校会和公园以及社区志愿者一起设计自然教育课程和户外活动,并在这个公园里实施。这是一个社区参与社会性学习的例子。

其实这种层面的社会性学习早已有之。我们的古语里就有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我们从天地万物那里去学习。今年春节,我去新西兰旅行,途中遇到一个以色列青年。他才22岁,却已经是一名坦克营的军官,操作过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仪器,领导过几十人的团队,做过复杂的战地决策,旅行过十几个国家。这种情况在以色列是很普遍的。在这个国家,高中生毕业以后先去军队服役,在那里他们学习了最实用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团队精神、沟能能力、领导力这些软技能,结束服役后这些年轻人一般都选择出国旅行,因为服役是很辛苦的,而以色列国土也太狭小了,所以据说以色列人是世界上最热爱旅行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