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I/O大会主题演讲:人工智能才是重头戏

Google Assistant基于语音和文字搜索,不只是点对点的查询,而是通过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沟通双向对话,并且在与人的沟通中学习自然语言方式。

这一功能很像微软的语音助手Cortana,Cortana的设计理念是植根于最先进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

紧接着谷歌就推出了基于Google Assistant的智能家居产品:Google Home。这是一款硬件产品,大小就像个小音响盒,身材很娇小,可以放在家中任何地方。Google Home可以播放音乐,可以设定很多任务,比如设定闹钟、记录预定信息和购物清单等。因为是基于Google Assistant,因此用户还可以与Google Home互动。

谷歌表示Google Home会召集更多开发者,让其不仅控制家里的设备,还可以在汽车上进行操作。谷歌的这款产品让人想到了亚马逊的Echo,Echo中的语音助手Alexa,用户已能够通过语音完成开关卧室照明灯、播放歌曲、预订Uber汽车、查阅银行账户等诸多的任务。Echo发售时间不到2年,销量估计达到300万台。

还有一个让人感觉似曾相识的功能是:Allo和Duo。在介绍这两个通讯功能的时候,产生了疑惑,这不就是将微信的文字功能和视频功能拆解开了吗?

Google Allo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即时通讯功能。谷歌为其定制了很多专属表情,用户也可以发布图片,朋友对其进行评价。当然,Google Allo还集成了Google Assistant功能,可以进行语音搜索。

作为Allo的辅助功能,谷歌还单独发了一个Duo的视频通话应用,基于手机号码使用,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除了正常的视频通话之外,Duo还有一个Knock Knock功能,在接听视频通话前就可以预览对方的画面。

很奇怪谷歌将这两项功能单独发布,而不是集成在一起。来自美国的同事对此解释为文化习惯的不同,中国喜欢把好多东西都集成在一个里面,而外国人可能更愿意将功能分开使用。

Android Wear2.0:可以脱离手机了

还有一个事关智能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2.0。相比上个版本,Android Wear2.0主要在通知方面、输入方式以及UI操作进行了改进。

其实,Android Wear 2.0的最大变化是可以脱离手机通过数据网络独立使用。用户不必携带手机,只需要佩戴手表就可以完成运动跟踪和接受回复信息推送等。

智能手表推出以来一直有些鸡肋,不能摆脱手机单独存在。Android Wear 2.0则在这方面做了极大的改善。不过,谷歌尚未进入中国,搭载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阉割,对中国用户来说,Android Wear 2.0发布意义不大。

以上,基本上是和用户息息相关的应用。在大会主题演讲的最后,Pichai还提到了那场人机大战。Pichai认为AlphaGo在那场极富争议第二局做出了非常具有创意的决定。目前谷歌所研发的项目有20%都跟人工智能相关,人工智能将是未来。

登陆|注册欢迎登陆本站,认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