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为何要豪赌AI?纳德拉想让公司超越谷歌

美国科技博客The Verge近日发布了署名为凯西牛顿(Casey Newton)的文章,文章对微软为何将未来押宝在人工智能(AI)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下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一踏进会议室,就开始急切地谈论智能问题。我有幸到微软总部,听纳德拉谈论微软公司在打造更多智能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进展情况。纳德拉告诉我,每天早上,他都会戴上HoloLens全息眼镜,这款眼镜能够让他看到投影到自家墙壁上的虚拟现实、互动日历等内容。纳德拉在描述这些情况时,显得眉飞色舞。这套系统是非常智能的、具有生产力的,也是未来派的,纳德拉希望一切都将掌控在他的领导之下。

纳德拉表示,无论我们将来在哪儿工作,微软都将会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微软公司于今年三月展现的“对话即平台”(Conversation as a platform)战略,就体现了该公司在豪赌一项业务基于聊天的互动界面将取代应用作为我们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未来用户将使用新的聊天界面来查找信息、购物、使用其它服务。与此同时,由于微软推广的“认知APIs”的推动,应用也将更加智能。未来,微软所使用的这种“认知APIs”将能够识别照片和视频中的人脸、表情以及包含的其它信息。

微软认为,经过近二十年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进展,该公司已经拥有最好的“大脑”,可以帮助该公司缔造一个由人工智能支持的美好未来。微软在打造能够与用户进行情感共鸣的智能设备方面已经取得领先地位,并率先在中国市场进行了视频测试。在科技行业各个大公司中,微软是第一家针对文本聊天界面而发布真正平台的公司,这也是微软引以为豪的地方,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的崛起导致多数此类业务下滑的情况之下。

移动业务受挫之后,微软还能打赢下一场战争吗?

今年1月,The Verge曾发布文章描述了科技行业寻找杀手级智能设备的消息。在之后的几个月中,业界大小公司都加快在此方面的努力措施。Facebook启动了自己的智能聊天设备研发平台,搭载其具有人气的Messenger聊天应用。谷歌也宣布了自己的新智能助手,代号为“Allo”,而且还将推出一款智能对话应用“Home”,与亚马逊的Echo展开竞争。与此同时,Echo的语音输入信息功能已经吸引了不少开发者,这款产品也已经入驻300多万家庭,而且还通过其API增加了1200多个“技能”。

微软对自身在API方面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并急切地希望表明该公司在这一方面的竞争中必将最终胜出。今年6月,微软邀请我到该公司的园区,采访纳德拉的一些高级幕僚,这些高级幕僚正在帮助把人工智能融入到微软业务的每一个角落。在之后的两天中,微软向我展示了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方面取得进展的大量应用。

与以往一样,微软公司这次还是热情洋溢地讲述了该公司的进展和远景目标。微软此前在判断科技行业的走向方面一直有着较高的水准,但是,在针对科技行业发展趋势而采取行动方面,微软则出现了一些失误之处。例如,微软要比业界同行更早地看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巨大潜力,但在最终的产品开方发,微软却在苹果和谷歌面前一败涂地。因此,面对微软在人工智能方面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业界免不了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微软公司这次怎么不走寻常路了?

或许,与美国的任何一家公司相比,微软在打造聊天机器和软件方面已经取得了更多的成功。但是,人们可能对此毫不知情,因为微软的这一成功始于中国市常

2016年1月,微软的一位人工智能产品出现在上海东方卫视的早间新闻当中。当时,东方卫视在播放天气预报时,就利用微软小冰提纲主持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如果你想知道,微软为何能够在聊天机器人方面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那么“小冰”就是最好的一个答案。微软必应搜索工程业务主管德里克康奈尔(Derrick Connell)表示,“现在我还不敢说我们已经研发出杀手级的聊天应用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款聊天应用,这款应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工作,能够实现诸多的对话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