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为何要豪赌AI?纳德拉想让公司超越谷歌

负责公司应用与服务团队的微软高管陆奇(Qi Lu)表示,就微软的竞争优势而言,他感到非常满意。陆奇也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博士,名下已经拥有20多项专利。我从与他同行的对话中了解到,他也备受同行们的尊敬。在交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发现其中的原因了他是一个非常具有才智的人。我们会见时,他穿着凉鞋,配着袜子,身着短裤和T恤,T恤衫上写着一句话“做伟大的事情”。

陆奇开始总结第一波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局面。他称,来自移动设备的网络流量比值一直没有超过台式设备,这反映了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失落感。陆奇表示,“我们知道网络并非真正地是在手机上有效。”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用户似乎不愿意下载应用。西雅图的居民可能会被要求下载某一款应用,目的只是为了要检查一下他们多次乘坐的渡轮的票价情况当然,应用会有更好的模式。陆奇又表示,“我们的行业一直没有发现一个能够展示移动和云计算完整价值的体验平台。从根本上而言,应用并非正确的模式。”

应用只是以代替基于HTML的网络的交互界面而崛起,因为应用是我们此时能够做得好好的方式。你可能无法通过语音的方式将你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内容输入到手机当中,于是,开发者打造了成熟的隐藏式产品,从而让你通过巨大的图形按钮来与手机进行互动。这种按钮仍然是完成诸多任务的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如今你们也真正能够通过语音方式将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内容输入到手机之中。陆奇声称,下一代“体验平台”就将从那里起步,就通过人机对话开始。这将更加自然地与人类的一切行为方式相融合。而且,如果用户做对的话,那他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按钮。陆奇还称,“我们已经看到用户在全方位地将语言当作一种基本方式来改善这种体验,而且还以更加成熟的方式使用图形互动功能。”

陆奇还表示,对企业而言,要想在这些领域取胜的话,还需要五大“关键要素”。第一大要素就是“对话场景”在这里,用户可以进行大量的对话和文本消息进行交流。在这方面,微软拥有Office、Outlook、Skype以及Cortana等。第二个要素就是人工智能“大脑”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大脑模式,微软声称其自己的人工智能措施可以追溯到20年之前。第三个要素就是要能利用社交图谱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往往涉及他们的好友和同事。并非巧合的是,在我会见了陆奇后的几天,微软宣布该公司将斥资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及LinkedIn的4.33亿注册用户。第四个要素就是能够操作人工智能业务的平台。微软拥有Windows和一系列类似设备,特别是Xbox。最后一大要素就是渴望在你平台上打造应用以及愿意为购买优先权而向你付费的开发者网络。激发开发者在此方面的兴趣也一直是今年三月份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的主要目标。

单从其中的某一个要素来看,微软也面临着强劲的竞争对手。事实上,Facebook就拥有更加强大的人机对话场景,而且还具有自主研发的大量消息应用,同时该公司还拥有最大的社交图谱。谷歌的“大脑”或许更加智能,而且谷歌还能够接触到数亿部Android设备。不过,就总体情况而言,微软似乎要乐观得多。对此,陆奇表示,“把所有的要素加起来,我认为,我们完全拥有主导未来的实力。”

“大脑”

微软全力支持人工智能早在两年前的年度就已经开始了。在当时召开的Code Conference大会上,刚刚担任微软首席执行官三个月的纳德拉登台演讲,阐述了微软的未来远景。纳德拉在演讲结束之际,展示了Skype的一些功能。随后,另外两名微软员工也登台演讲,一位讲英语,一位讲德语,而Skype则实时翻译他们的演讲内容,从而让他们无障碍地与听众互动。这样的展示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当年底,纳德拉宣布这将成为一件工作产品。

在返回微软总部之后,纳德拉就对Skype研发团队下达了命令,要求尽快将此产品推向市常负责微软研究业务的企业副总裁彼得李(Peter Lee)表示,“对我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大意外。萨蒂亚的确是用这个Skype Translator把我套牢了。”最初,研发团队一直存在两大担忧。其一是,微软研究团队历史上一直没有将产品推向市场的任务,研究人员担心,他们会因此而突然没有什么自由来追寻科学上的突破与进展。其二是,在展示时,Skype Translator表现不太好。微软公司的语言模式一直是使用大量正式的演讲内容来测试例如来自联合国的演讲内容等。但是,Skype需要用来翻译的这种双轨式交流却大不相同。当然,Skype在翻译时还存在更多的“不流畅”局面特别是当发言者说错某个词时,或者重复某句话时。另外还会出现“编程混乱”的情况当发言者在一个句子中使用多种语言时。此外,当人们相互对话出现嘈杂之音时,Skype Translator在翻译时就显得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