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行当作一门学科来解读,怎样才能得到最优的旅行方案?人工智能如何在旅行方案的制定中大显神威?如何以超旅行的方式看待一次旅行?
爱范儿旗下的创业社区MindStore,邀请妙计旅行创始人张帆,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理性地看待感性的旅游。
以下是访谈内容整理:
2014年,妙计旅行成立。在此前,大量的网站与旅行社在为人们提供服务,与各种各样的产品。但今天的自由行体验足够方便吗?依然不便捷。从产品的角度看,Priceline去年给出数据,每个人在做旅行计划前平均参考38个网站。这是非常精准的、令人惊讶的、巨大的数字。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提供了太多选择。如果十年前出游选择住处,选择酒店即可。但如今,还有民宿、华人酒店、帐篷区等供人挑眩不仅有新品类出现,每个品类下还有无数的选择。好处是现今每个人都可选择非常个性的旅行计划。坏处是因为选择太多,做最优决定太难。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变化。例如,十年前,互联网仅有几个页面,每个页面只有两三个简单结构时,雅虎是个非常好用的搜索引擎。但如今,不乏千亿级的页面,与错综复杂的链接结构,雅虎不再好用,需要谷歌来解决问题。
对于一个村落而言,走路是便捷的交通方式,但是对于城镇来讲,公交车更方便。如果是大型城市,地铁则更佳。即环境发生变化时,方法也应随之改变。对旅行而言,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依然使用传统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方法来对待旅游。
什么样的计划是好的计划
旅行方案的决策分两块,一块是主观决策,一块是客观决策。主观决策是,去巴黎还是去伦敦?在巴黎,去埃菲尔铁塔还是去卢浮宫?这是没有对错的主观决策,也许机器会展示,90% 的人去卢浮宫会逛一天,10% 的人会在那逛两天,但这并不代表10% 是错的。
确定需求,例如,去巴黎五天,期间要去埃菲尔铁塔两天,去卢浮宫半天。需求明确之后,就变成了客观问题。如何能把需求落实成现实方案,且花费最少的时间成本,最少的经济成本,最有效地完成这件事,就有好坏之分了。
路上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钱完成旅游,这才是最好的方案。在体验一样的情况下,即主观决策不变,用户不希望浪费一点钱,一点时间。而一旦有好坏之分,就能评分,能评分就能排序,能排序,机器就可给予更好的,更合理的建议。
命题是用户提出的,但方案是有标准可区分好坏的。因此,很容易即可衡量互联网上大量攻略是否合格。大量达人们的方案都是不靠谱的、较差的。虽超乎意料,但也可理解。因为当下旅行选择的复杂度,已经超出人类能驾驭范围。
我在欧洲读书时喜欢旅游,但因还是学生,所以想省钱。一次偶然,发现网站有打折机票,且一分钱一张票。因其太便宜,我买下八张机票,但如何规划路线使我犯愁。当时的办法是,我买了一张火车通票,可在欧洲坐一个月的火车,并把所有住宿都安排在火车上,剩下住宿费。我在欧洲游玩了一圈,但只花了一万块钱。
后来,我用工程师的思路去想,这方案应不是最优方案。因为我是偶然中发现有打折机票与通过火车通票省钱的方法。这都是局部信息,无法得到全局最优解。然后,我在欧洲做这计划是因曾在欧洲生活且了解当地情况。若去日本呢?什么样的旅行方案是最好的?我要把它固化下来。
机器跟人比,优势是什么,是不是能比人做得更好?
假设我有九天假期,我的需求是去马德里三天,巴黎三天,巴塞罗那三天。我应如何订购机票?常用的方法是,搜索从北京出发,看到哪最便宜。若发现到巴黎最便宜,到马德里贵。先去巴黎,然后发现巴黎到马德里比去巴塞罗那便宜。就先去马德里,最后去巴塞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