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谷歌:一家富有创造力的公司,怎样玩转AI

开发量子计算机:谷歌正努力开发性能远胜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但它一直没有透露具体做法。据外媒报道,2013年谷歌购买了一台D-Wave计算机,2014年,聘请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John Martinis设计超导量子位,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还曾宣布,其量子计算机D-Wave2X的运行速度比传统计算机芯片上运行的模拟装置快1亿倍。今年8月31日(美国当地时间)《New Scientist(新科学家)》称,谷歌这台量子计算机将比人们预期的更快出现,可能就在明年年底。(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不仅速度超快,与普通计算机相比,还能解决复杂得多的问题。它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时与人类极为相似,可以执行很多人类才能胜任的工作。)

发布智能助理:今年5月,谷歌年度开发者大会“Google I/O”发布了谷歌助理(Google Assistant),一款智能语音助手,集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自然语音于一身,可在谷歌多款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中使用,并将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这款智能语音助手将与亚马逊的 Alexa、苹果的 Siri 和 微软的 Cortana展开正面竞争。

发布智能音箱:Google

I/O也发布了谷歌助理的实体设备——谷歌音箱(Google

Home),未来将成为谷歌智能家居的核心,人们可以通过对话让它播放音乐、查询天气、安排日程,控制家中其他智能设备,与亚马逊 的Echo相比,这个音箱将利用谷歌的数据库理解用户需求。

无人驾驶汽车:Google X 实验室研发中的全自动驾驶汽车Google Driverless Car,可以自动启动、行驶以及停止。2012年5月8日,美国内华达州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3个月后,机动车驾驶管理处为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颁发了红色的合法车牌。不过该车的研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16年9月23日,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山景城与一辆商务货车相撞。

由此不难看出,谷歌的确正向人工智能第一(AI

first)的方向全面转型,不仅将人工智能技术注入核心业务,其他业务也围绕或者以人工智能为基础拓展。

在这一系列转型中,谷歌奉行的理念并没有变——谷歌依然坚信技术优越性即是商业优越性,“只要我们做得好,自然就会有商机”。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为什么其他企业做了不少加入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投入市场,而谷歌则更多发力于AI技术的开发上。笔者也的确相信,一旦谷歌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方面占据了领先优势,再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对它来说也不会有多难。谷歌的领导层也已经意识到,“最棒的软件遇到最棒的硬件后才能发挥最大的性能”。

只是,技术的开发需要雄厚的财力、人力、物力的长期支持,谷歌如何顶住各方压力把这条路走到底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产品的应用和设计也需要向其他同行学习,诸如安全性、隐私保护、产品设计和推广方面,其他的巨头各有所长。

最后,还是要提一下谷歌的文化,笔者认为它独特的文化为它酝酿了好奇心和创造力,因而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动力。谷歌的文化简而言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说得具体点,谷歌作为一家公司,非常关心它的员工,它认为,员工就是公司的创造力。如果公司遇到瓶颈,那一定是因为没能以足够快的速度雇到最聪明、最能干的员工。所以,谷歌认为必须对员工负责,让他们长期留在公司,为公司服务。一直以来,谷歌都为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和待遇,并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项目往往以小组方式进行,工作方式、工作时间都很灵活。例如,谷歌为员工提供优质的餐饮设施、体育馆、洗衣房、按摩室、理发厅、接送班车等,几乎任何一个勤奋工作的工程师所需的一切在谷歌总部都可以找到。谷歌的工程师可把20%的工作时间放在自选项目开发上,目的是鼓励所有富有创意的员工把创意开发出来。

最后,用谷歌创始人之一Lawrence Edward Page的话来结束本文:“我见过很多公司,为什么我认为它们没能经受时间的考验,”“通常仅仅是因为他们错失了未来。在我看来,我就是专注于这一点,并且在想,未来将真正走向何方,我们要如何创造未来,怎样才能让公司所有人真正专注于它,并且立即行动呢?”“我相信只有好奇心才能做到这点,让人们乐于去做寻找没有想过的东西,去研究没有人研究过的东西,同时承担风险,这些才是公司真正的价值。”(该段讲话引自国内媒体编译的Page在两年前接受TED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