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仍处爬坡期 行业“独角兽”难觅踪影

从人工智能投资方面来看,全球范围内美国与欧洲投资较为密集,数量较多,其次为中国、印度、以色列。美国总共获得3450多笔投资,位列全球第一,英国总共获得274笔投资,位列第二,中国则以146笔的有记录的总投资数,位列第三。就人工智能企业融资规模而言,中国位列全球第2名,但前三甲间的规模差距较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融资规模、专利申请数三个维度,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此外,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无论是金额还是频次,都有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明显加快,但是交易额没有明显增加。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行业资本寒冬的来临,主要是因为以往的估值太高,行业存在泡沫。

事实上,资本的理性,一定程度上能让行业回到正轨。

在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星看来,当前的人工智能行业,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垂直领域已经获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诞生了一些不错的应用。不过总体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姚星不相信机器能替代人的大脑。“人的智能是与生俱来的,本就处于一个很高的起点。人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只需要通过少量样本的学习就可以掌握,但目前机器学习还是基于大量样本。”

由此衍生的难题是,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并不具备海量的大数据和样本来让机器学习。从这个层面来说,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巨头已经具备了先天的优势,行业“独角兽”如何从巨头的夹缝中涌现,仍然需要时间来证明。(编辑:包芳鸣)

登陆|注册欢迎登陆本站,认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