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人工智能 是风口也是泡沫

在未来十年,世界上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尤其是助理、翻译、保安,这些工作真的都会被取代。今天的人脸识别,可以做到比人20倍更精确的辨识人脸。那么保安还需要再辨认脸吗?在刚刚结束的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不仅描绘了一个科幻电影般的未来,还预言未来10年,出现最多的独角兽公司肯定是人工智能公司。

事实上,在2016年,“人工智能”正取代去年流行的“大数据”,掀起一股猛烈的潮流,从科技巨头的战略目录,延伸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创业公司,人人都爱上了“人工智能”。

AlphaGo引爆人工智能热潮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直接引爆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

谷歌除了AlphaGo,还有无人驾驶,并准备推出可回应语音询问和下电商订单的智能家居Facebook,打造了FAIR巴黎实验室,并开发人工智能助手“M助理”。

在国内,“人工智能”的热度更高。大公司们高调为“人工智能”背书,向人类智慧发起“挑战”。在“阿里云”之外,今年,阿里直接用“人工智能”给产品定位,相关产品轮番在娱乐节目中抛头露面。阿里公开展示实时语音识别技术,挑战世界速记大赛亚军得主并以0.67%的优势获胜。8月,阿里推出ET机器人,拥有智能语音识别、图像或视频识别、情感分析等技术,这个机器人甚至被包装为“20年后马云的接班人”。百度基于百度大脑也已发布诸多人工智能产品,如无人驾驶、智能搜索等,并正计划在金融、汽车、医疗等领域实现商业化。腾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已应用于QQ、金融、微信业务板块。

更直观的变化,还在于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风投和创业者都把人工智能当做下一个风口。有媒体统计,目前,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约有200家至250家,截至今年9月份,国内人工智能的投融资事件达到了近50起,且额度基本在千万以上。某细分领域研究机构出具的统计报告则显示:2016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有709家。而2010年前,中国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服务的企业不到20家。

滴滴、摩拜的背后都是人工智能

“可能很多人说,人工智能是什么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个好长远埃其实不是的,你每次在用百度、淘宝、滴滴的时候,它背后都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引擎。”李开复说。而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人工智能其实早已不再是遥远的神话,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阿里在望京绿地中心的办公大楼下,停满了摩拜和ofo单车。很多员工从地铁站下车,骑上十几二十分钟的单车来上班。

“在摩拜单车里,你能找到这两年的热点”,一位工程师为北京晨报记者数了起来:云计算提供了基础的计算、存储;通过所有人的骑车轨迹,单车公司可以把车定点投放在一个地方,这是大数据的作用;物联网让传感器可以感知扫码动作而开锁;最热的人工智能?当然有,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单车公司可以了解用户在什么时候喜欢骑车,在不同天气需要什么样的车。

不久前,网络购物巨头亚马逊推出的实体零售店业务Amazon Go在网上刷了屏,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一系列的传感器和深度学习技术,用户走进商店,用Amazon Go应用登录,然后买完东西直接走人,不必排队等候付钱。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整个电商网络下共生,被用于越来越广泛的生活场景。

人工智能还正在很多领域迅速产生价值,比如数据量庞大的金融领域:银行、保险、券商、智能投库、AI量化基金;医疗领域,癌症的检测、切片,基因个性化的治疗。

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

“柯杰还能战胜AlphaGo吗?”面对北京晨报记者的提问,阿里云iDST负责人初敏笑了笑,“可能很难,通过学习,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厉害。”

初敏表示,人工智能在今年的爆红看来有点“浮躁”,“好像不提人工智能就落伍了,我们担心的是,大家‘为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过分期望,是会失望的。”但初敏也认为,“对每个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要思考的问题,不然是会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