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人工智能角逐美国正失去军事垄断优势

《纽约时报》于2月3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武器越来越智能了》的文章。

文章称,“目前,全球科技均势正在发生变化。80年代末,廉价且普遍可获得的微芯片的出现颠覆了五角大楼控制技术进步的能力。现如今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出自消费类电子企业,而非军方和先进的企业实验室的扩散效应。简而言之,一些公司既生产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也生产放在圣诞树下面的产品。”

《纽约时报》网站截图

“而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转移至亚洲,中国的公司和政府的实验室都对人工智能大举投资”,文章还称,中国的百度、腾讯等公司,都纷纷引进人才、加强投资,力图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展拳脚。

除了商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他们发明机器时更有创意”,美国军事战略家约翰·阿尔奎拉(John Arquilla)说,“少量自动化就能让那些机器得到巨大的提升。”

对于中美之间的角逐,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称,美国可能有些过于目光短浅和自信,理解不了中国竞争的速度。

此外,《纽约时报》表示,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只是其中一项。而且,中国政府和商业技术项目之间有着相对融洽的关系,美国则不然。

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多核处理器,为中国设计。这台新超级计算机被认为是中国开始推动创新的广泛行动的一部分。

以下为《纽约时报》文章全文:

被特朗普总统留下来担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的资深国防官员罗伯特·O·沃克(Robert O.

Work)称它们是他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伙计”。这个轻松的称谓下是严肃的任务:这些伙计类似于一个橱柜,在沃克寻求通过把人工智能引入战场来重塑战争时为他提供建议。

去年,他问,“那么,你们这些家伙是AI领域最智能的,对吧?”

不是,它们告诉他,“最聪明的在Facebook和谷歌(Google)”,沃克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

现在,它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

在被广泛视为下一代战争关键因素的这项技术上,美国不再占据战略垄断地位。

在五角大楼正酝酿把AI引入军队的计划时,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正在这个新兴科技领域大步前进。这种转变反映在了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出人意料的商业发展中。

比如在去年,微软(Microsoft)的研究人员宣布该公司开发出的软件,具备了能够与人类匹敌的语音理解能力。

尽管他们夸耀超过了美国国内的竞争对手,但著名的AI研究人员、中国网络服务公司百度的硅谷实验室负责人温和地奚落了微软,指出百度两年前就在中文上达到了类似的准确度。

简而言之,这是美国在开始实施一项新的军事战略之际面临的挑战。该战略正是基于美国继续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类技术上占据优势这个假设。

去年,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的国防部长阿什顿·B·卡特(Ashton B. Carter)首次宣布了这个名为“第三个抵消”(Third Offset)的战略。它提供了一个在面对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竞争重新兴起时保持军事优势的方案。

进入60年代后,美国凭借在核武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占据了军事优势。到了70年代,在计算机芯片等全新硅谷技术的基础上,这种为人所知的领先地位转移到了智能武器领域。现在,美国领导人计划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武器来保持这种军事优势。

但全球科技均势正在发生变化。从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谨慎地保护着自己的优势。它在计算机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走在全球的前列,通过军事机密和出口控制小心地保持着自己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