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举一个例子,百度近期推出的DuerOS操作系统(大家可以去搜搜看),可以看出这个操作系统是在各种不同场景下可以接入,从而完成一些功能。比如可以给你播音乐,为你点外卖,帮你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等等。这种多场景的接入其实就是一种数据层面上的深入沉淀,一个在百度上搜索过的用户,又用过百度知道、贴吧这些产品,百度大致能够分析出来他是多大年龄、哪里人、什么工作、什么学历等等,这些数据曾经是在线上卖给广告商用来做广告投放的。在DuerOS接入之后,百度又可以拿到这个人家里都是什么电器、每天几点在家、比较在意哪些生活品质、对哪方面的消费比较冲动等等,此时百度不仅可以把这个用户卖得更贵,甚至可以直接介入广告后的消费商品推荐(推荐本身也是搜索技术)。
当我们这么来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脑洞打开,想象一下。
过去十几年,用户流量是通过网页浏览来体现的,而广告投放也是通过网页来承载。但是在未来,用户流量的体现会发生变化,那就是通过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来体现。任何能够接触到C端用户的产品形态都能够被称作流量,一个助手机器人、家里的一台智能冰箱、一个智能手环、一个智能家用机器人等等。因为这种产品变得无处不在,此时一个用户的各方面信息全部被数据化了,那么那个时候的广告投放形式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任何形式的人机交互都会变成百度的广告投放承载。曾经只能通过网页来承载广告的形式,可能会变成由一系列人机交互的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产品来承载广告,而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也会变化。
这个时候,我们对比一下,现行体系下的广告售卖是通过流量的筛选,然后进行展现、点击、下载等形式的投放。比如1万次展现卖10万元,预计能够换来1000-10000个真实用户转化,但是这个波动区间太大了,商家想评估成本和再次投放都变得很困难。如果在人工智能新的数据体系下,因为用户数据更准确和深入,所有用户的挖掘变得前所未有地精准,此时想找到10000个用户所需要的数据量是可以精确评估的,比如5万次触达就可以得来这10000个真实用户,此时的广告甚至可以为结果做出承诺,那么一条广告可能可以卖出更贵的价格,比如获取10000用户花费20万元,相比之前的10万元获取1000-10000人,这种投放策略更加精准,而商家也更容易去评估持续投放的投入产出比。
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再来看,我们发现搜索引擎公司发力的人工智能场景,其实是在拓展其广告数据的深度和价值,这种背后的新型广告业务模型可能会为其带来翻天覆地的营收变化,这种想象空间地增大,直接提升的是投资市场的信心,增长的就会是其市值。
搜索引擎公司若想完成这一增长,需要有非常沉着的产品研发、技术体系升级、运营管理等策略,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难度巨大。
小结
到此,我们便完成了关于“人工智能战场的先行者为什么是搜索引擎公司”这个话题的简单讨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分析,人工智能是搜索引擎公司的必经之路,而非押宝这么简单。我们分析的方法,不是通过表面上看到的浅层次产品关系,或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八卦传闻,而是通过商业逻辑的角度去分析。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不懂得商业模式,只能是一个初级的产品功能设计者。
登陆|注册欢迎登陆本站,认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