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属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公司就有10家:
2010年5月,并购云计算集成商 CastIron Systems。
2012年1月,并购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公司 GreenHat。
2012年2月,并购云计算软件开发商 Worklight。
2014年4月,收购私人控股软件公司 Silverpop。
2014年5月,收购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Cogenea。
2015年3月,收购初创公司 AlchemyAPI。
2015年3月,收购搜索引擎初创企业 Blekko 的技术。
2015年4月,收购云服务公司 Explorys。
2015年4月,收购云计算公司 Phytel。
2015年10月,20亿美金收购天气数据预测公司 Weather Company。
2014年,IBM 把人工智能提上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注意,是十分重要!
这些布局的确给 IBM 带来了“甜头”。
根据 IBM 2月份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连续第19个季度呈下降趋势。只有2016年的 Q4有那么点让人兴奋,因为他们的新业务(包括 Watson)增长了14%,占总收入的41%。这比 IBM 之前预测的时间提早实现了。
IBM 一度希望 Watson 能帮助他们接触更多的消费者和商业应用,来弥补自己在传统硬件和软件产品上的不足。
跟 H&R Block 公司的合作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税务人员对 Watson “培训”后,让它在100个办公室里进行测试,目前,根据 H&R Block 的 CEO 比尔·考勃的反馈,他们对 Watson 的测试非常满意。
比尔·考勃(左)和 Watson 业务的领导人大卫·肯尼(右)
当然,最终 Watson 究竟能给 H&R Block 提供多大的帮助?结果将在报税季结束后揭晓。
从商业应用的角度来看,Watson 已经成为 IBM 全新商业价值新的触点。可以靠 AI 来挣钱的 IBM 现在有500 多个行业合作伙伴,从大公司到初创企业,行业覆盖医疗保险金融服务、零售、消费产品和法律服务等。
IBM 一直在尝试,把 Watson 跟行业深度结合,下面是已有的案例:
医疗零售——Watson 跟美国药品零售商 CVS 合作,预测用户患疾病的风险,制定最佳健康问题解决方案。
时尚领域——中国第一套 AI 认知礼服出自 Watson 之手。给李宇春设计小礼服,Watson 通过阅读社交媒体的图片和文字来了解李宇春,然后给设计师推荐2500 张图片参考。
就问你美不美?
娱乐领域 – 史上第一支 AI 制作的电影预告片出自 Watson 之手。它用了不到 24 小时,给 20 世纪福克斯的科幻惊悚电影《Morgan》制作预告片,速度是常规预告片剪辑的 10 倍。
自动驾驶 – 去年,IBM 与汽车制造商 Local Motors 合作,打造使用 Watson 认知计算平台的自动驾驶车辆 Olli。
这辆车已经上路行驶了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2017 年似乎是一个新的开头。IDC 预测过,到 2018 年 75% 的新业务软件将具有人工智能功能。那时候的 AI 将成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中的基础建设。
IDC 的预测跟 Watson 的定位不言而合。IBM 把 Watson 定义为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目前有接近 80000 名开发者下载了它。
你能想象吗?每人开发一款基于 Watson 的应用,人工智能将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