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政府在对外形象、推广上变得“时髦”多了,对新的科技、趋势的跟踪和关注,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点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蹦出来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提速降费、海绵城市、5G等新词身上就能看出来。这表明,政府对企业家代表、委员们的声音越来越当回事了,并在政策、战略的顶层设计方面进行了通盘考虑。
那么问题来了,人工智能能在今年两会上这么吸引注意力,得感谢谁呢?可能连续五年在两会上提出人工智能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童鞋做了很大贡献。
李彦宏的AI提案吸引了多少“粉”?
今年两会,李彦宏算得上是互联网企业家里最“出风头”的大佬,而且谈的话题基本上只有一个:人工智能。在李彦宏今年提交的三份提案来看,《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解决走失儿童问题的提案》、《关于打造智能交通信号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提案》、《关于加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构建国家创新型经济的提案》,都集中在了人工智能应用上。不管是用人脸识别提升图像侦查效率,锁定失踪儿童,还是打造人工智能的交通信号灯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加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并推进“智能+经济”落地,每个建议都很接地气。
有人开玩笑,总理报告中提及人工智能,是因为有李彦宏这个“明星代言人”。也确实如此,去年两会,代表、委员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建议还不多,但今年已经吸引了一众科技界大佬的“AI粉”的跟风。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小米创始人雷军提出要在国家层面进行人工智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人工智能科研人才培养与引进;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一口气提出了人工智能有关的九条建议,涉及到建立国家实验室、数据开放等主题;全国人大代表、腾讯CEO马化腾也承认,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成为战略上的制高点,远比过去的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内容红利更不可逾越;就连宗庆后、郭广昌等企业大佬也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说白了,人工智能是“政治上正确”的事,从最早李彦宏一个人的“独奏”到引来一帮大佬们的“和声”,人工智能从陌生到写入政府报告、话题持续发酵,自然会吸引到各路大神刷“存在感”。
企业家代表、委员参与两会是大智慧、大格局
之前,企业家代表、委员参与两会,外界都有一些顾虑。一是,企业家在提案时往往会照顾自家企业的业务,会以本身公司的业务和利益为出发点,甚至会夹带不少“私货”,成了“上书”的一个窗口,争取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二是,以往企业家代表、委员的提案偏“形式主义”,不够接地气,蜻蜓点水的泛泛而谈并不少见。
于是乎,社会上也流行一些说法,认为不少企业家参加两会有点“打酱油”和刷头条的嫌疑,姿势虽然不错,但并不实用。其实并不尽然。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经济正处于一个震荡期,不管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应用的逐步落地,还是网约车、共享单车所代表的共享经济的出现,都对传统社会、商业、规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新爆发出来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价值链、利益链进行重构,给公众带来了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旧两派的矛盾与冲突,所以政策监管上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优化监管政策,这不仅决定了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更为未来探索出了成熟路径。
在“变革期”,企业家参与两会,往大里说,这是一种大智慧、大格局观,必然是全行业、全社会受惠的事儿,也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比如李彦宏连续五年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两会,今年提了三个人工智能相关的提案,聚焦在解决走失儿童问题、打造智能交通信号灯等民生话题上;2016年建议加快制定与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互联网提速降费;2015年提出中国应该设立“中国大脑”计划,推进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2014年提出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平等,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火箭、卫星发射等航天领域;2013年提出“减法提案”,鼓励民营企业以VIE方式海外上市。同样,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提案也建议,建设人工智能支撑体系。他认为,未来5到10年将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