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过去这些年里面变成了制造大国,正在变成制造强国,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之中,中国有能力为全球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然后在更多地方打出中国品牌,这跟小米的创办初衷是一样的。
在今天的形势下,过去三年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产品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在销售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一带一路”其实离我们每个企业都非常近。我的建议是怎么能够扎实推进,除了政治层面以外,怎么在经贸合作方面合作,比如我举一个小例子。在去年四季度的时候,拿印度市场来说,整个手机市场前五名,除了第一名是三星,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都是中国公司。不仅仅是印度,我们的周边国家,像印尼、俄罗斯、越南等,中国品牌在各个市场里面都推进得速度非常快。我觉得“一带一路”的政策要想进一步落实,核心就是推动各个产业怎么能够快速地拓展周边市常
我的建议是什么呢?我的建议是能不能在“一带一路”的重点市场上、重点国家设立更多的办事处,在各个国家的各大城市设立孵化器。怎么能让中国企业到了当地能够迅速地适应环境,能够有当地的对政策、对法务、对税务这些基础的经验的了解。因为过去三年里面我们面对这么多国家的拓展,我觉得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政策环境不一样,税收环境也不一样,你了解这些东西都需要很多时间,在拓展过程中其实速度还是挺慢的。像很多朋友说你们快点做国际市场,这个国家、那个国家,说实话我们先了解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口,有什么样的GDP,是什么环境,是什么市场状况,都需要很长时间。
假如像商务部,像贸促会这些机构,包括我们各地的大使馆,如果能有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中国企业“出海”的话,我觉得这样才能把“一带一路”真正落到实处。
我的具体建议比较多,我觉得最核心的是比如能不能在“一带一路”的重点国家、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设立孵化器,给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当地的政策、商务环境、法务、税务的这些基础支持。使他们能够快速地完成对一个陌生市场的认识和了解,迅速就把业务拉起来。我觉得这是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也抓住今天的国际形势,帮助中国制造能够走向世界,帮助中国品牌能够在世界立足。
所以这是这一次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的三个建议案,就是人工智能、新零售和“一带一路”。关于我的三个建议案的解释就到这里。
关于人工智能
媒体:您说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有50%的取代人类工作的几率,所以想知道您是怎么看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小米有什么布局?未来会围绕哪些方面发展?
雷军:我也看了李开复老师之前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论述,其实我非常支持他的观点。因为人工智能在图象识别上也超过了人的识别能力。所以开复说未来10年,他认为会取代50%人的工作,我相信只多不少,他的观点我非常支持。可能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都干了,人怎么办?我觉得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这样,他革掉了一些落后的东西,但是又新增了大量的新的工作机会。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大家不用杞人忧天。所以人工智能我自己是特别特别看好。小米去年设立了探索实验室,投了非常多人在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我觉得未来半年我们就会有一个人工智能重量级产品发布,等发布之后我再跟大家聊小米人工智能战略。
但是我在这里呼吁人工智能离我们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未来两三年可能各行各业各个企业都需要迅速切入人工智能。就像10年前我在他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家觉得比较遥远,今天我们每个人通过智能手机都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乐趣,我觉得可能只需要三四年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乐趣,这个我在产业前沿看得非常非常清楚。所以我对人工智能是非常非常乐观的,而且我也认为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是人工智能公司的,你去问任何一个互联网巨头的老板,他都会跟你讲人工智能,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产业趋势,这说明技术已经在成熟的瓶颈点上了,很快就会爆发。
去年,我跟我的好几个同事交流,我说在人工智能领域里面,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不是落后了,他们给了我一个最大的信心是什么?说知道人工智能重要性就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人工智能的突破是过去两三年刚刚突破的,整个产业在迅速演进之中,今天领先的不见得未来继续领先,今天落后的未必未来没有机会领先。所以我认为今天在产业界,就是知道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并且打算立刻做,我认为这就是巨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