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雷军:我为什么建议把人工智能列入国家战略?

难点是全球有200多个国家,我们想在两三年里面进入那么多的市场,我们从哪里招募懂各个国家的人才?所以我深刻感受到今天最大的问题是全球化急不得,一着急里面就全都是坑,所以需要有10年、20年的长期打算,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做。像三年前我们比较着急,一上来开了7个市场,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损失也非常惨重。两年前我们提出的策略里就说全球化一定要坚持做下去,首先要在印度做出样板工程,所以去年两年我们聚焦在印度,印度迅速突破,然后也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们在印度排到第二位,在中国军团里我们是老大。所以我是觉得全球化基于中国极其良好的工业基础,我认为未来10年都是中国的主旋律之一。

真正的问题就是政府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之中能不能扶上马推一程,比如说我去了印度,一个人不认识,这个生意怎么做?假如有办事处,假如有孵化器,假如能提供一些公共的支持。我觉得这对中国企业出海就是决定性的帮助。所以我才会提“一带一路”怎么能够扎实推进,怎么能够真正帮助中国企业出海。

关于出海的这个问题您刚才提到了专利的问题,我觉得专利是中国企业出海必然遇到的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的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也极其重视。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小米仅自我研发的技术申请的专利就超过1.6万项,去年全年申请专利,全球范围申请的专利超过了7千项。但申请专利到变成授权专利需要两三年时间,各个国家、各种专利时间不一样。我们已获得多少专利?在去年年底已经获得了3600项专利,其中一半是国际专利,一半是高质量的国际专利。

所以,在未来两三年时间里面,我觉得是小米专利的丰收期,我认为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突破了1万项授权专利。所以一方面就是自我研发,把握技术的主动权。当然自我研发我们还一定得向核心技术方向渗透,所以小米现在在6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在渗透,其中包括手机芯片,上周二我们发布了小米松果芯片,上周五首发,非常成功,米粉对我们极其支持,用户体验也非常好。因为你不做核心技术很难在专利上形成足够的积累。

第二个方面就是跟这些世界巨头达成支持产权的交叉授权,像我们跟高通、微软,包括跟AAC的联盟,也形成了非常多份的技术许可协议,我觉得这也是在一步一步跟世界的游戏规则接轨。

您提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您刚才谈到说除了成本优势以外还有什么优势?其实如果谈成本优势的话,10年前我们的山寨机早就征服了世界,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中国的很多的山寨机卖到全世界都是,我认为小米在过去五六年里面和中国手机的同行一起努力干掉了所有的山寨机,靠什么呢?绝对不是靠价钱,靠价钱干不了山寨机,一定是靠品质,靠设计,靠体验。所以中国手机行业整体的水平在过去的五年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前一段时间讲了一句话,可能被很多人误解,我说华为是中国企业骄傲,做得很成功,华为的成功多少有一点小米的贡献。因为小米像点一样激活手机产业,我们共同推进了这个产业的进步。所以今天我觉得中国手机产业所具备的竞争力是全球性的竞争力,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和品质上的优势,还有供应链的优势,今天整个手机供应链都在中国,我们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也是我10年为什么选手机,中国有全球最大制造基地,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有成熟的技术团队,这三条是我们在中国在今天的话,国产手机在中国市场已经占到80%以上,我认为未来5到10年肯定是我们在全球争霸战的开始,今天可以跟中国公司抗衡的国际企业已经不多了。我认为未来的5到10年是中国手机企业在全球大放光彩的5到10年。

我们的优势我觉得有品质、技术、体验、设计,还有我觉得性价比还是非常高,跟国际大企业比我们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性价比这个不是价钱,是性能体验和价格的比。所以小米在入场以后,很多人都说小米便宜,比我们便宜的多太多了,我们刚入场只有一款,1999元,当年国产手机没有几个能卖到这个价钱。大家觉得便宜是什么?是它的性能价格比便宜,所以我们今天我认为性能价格比依然是中国企业征战全球最有利的武器。当然在技术突破、技术领先和创新上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