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有芯片以后,我觉得第一个我们做芯片的目的不是降成本,其实如果我们芯片不做到巨大规模,我们的成本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做芯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把手机做好。所以基于这个战略,我们会进一步强化跟手机芯片领先的几家公司深入合作,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觉得像台基电在半导体和芯片方面都有世界绝对领先的优势,这次芯片我们也感谢台机电的支持,我们希望跟台湾业者有更深入的合作。
媒体:前段时间阿里和海尔合作,要做智能家电的入口,小米也在小米盒子等等方面探索,您怎么看待这个市场?包括我们会有什么布局?
雷军:智能电视小米做了三年时间,机顶盒小米做了四年时间。我自己一直蛮看好,我觉得未来娱乐方式肯定是屏幕越大越好,大家手机的屏幕也是越来越大,我觉得在未来的办公室里,我认为电视会替代投影。我最近几次去硅谷,去很多办公室和会议室,越来越多的公司,尤其创业公司都不用投影仪,全部改电视了。所以我觉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和设备,我觉得是电视很重要的价值。所以我是挺看好电视,我认为未来电视不仅在家庭,我觉得在企业里应用也会越来越广阔。
我们在智能模块还是内容整合?在智能模块的话今天也在IOT的关键节点上,我觉得未来几年IOT肯定是大势所趋,关键怎么把IOT做好,其中还不容易。所以IOT讲得年头很多,真正能做好的事情不是特别多,我觉得产业还需要重大契机。
关于创业
媒体:大家知道您是中国互联网界创业的老兵,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但是最近网上有一些照片,就是您在办公室吃普通的盒饭,同时在经济舱游走,这是您的真实的工作状态吗?为什么?第二,互联网创业公司很辛苦,经常有996工作制,作为公司领导来讲怎么做创业保证和员工的保障?
雷军:我参与创办的卓越网2014年卖给亚马逊,的的确确我比很多人幸运,很早就完成了财富积累。的的确确不需要为养家糊口工作,这是的的确确早期创业获得了好处。我觉得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其实是在这样的前提下2010年办的小米,我觉得办小米我以前就讲过,我办小米的时候是40周岁的时候,我觉得我的一辈子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想干点惊天动地的事情。其实惊天动地的不是做手机,我觉得惊天动地的是改变国货的现状,怎么让老百姓享受到质量又好,设计又好,品质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商品。然后改变中国国货的形象,在世界范围里打造中国品牌。我原来是做软件和互联网的,我是看到国货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以手机作为切入点,然后推动整个产业进步。我觉得这种与众不同的梦想激励着我自己,我要把我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如果我觉得我衣食无忧了,所以过着富豪的生活,我觉得是没办法再创业的,这是我真心想讲的实话,我觉得富二代创业很容易失败。所以我10年做小米,我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创业者,跟20、30多岁的创业者一样,他们什么生活状态我就是什么生活状态,他们什么工作状态我就什么工作状态,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功。我觉得就是在我们这种创业精神影响下,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小米。
当初大家加班我陪着一起加班,大家吃盒饭我陪着大家一起吃盒饭,大家出差经济舱我就经济舱,出差住如家我就住如家,这是10年的时候,因为我是天使投资人,我看到一些连续创业者,有钱以后再创业者,出门都是五星级套房、头等舱,其实我觉得这样创业的话失败的风险非常得高。因为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创业者来看待。所以我的回答就是这一种梦想促使了我自己重新创业。在重新创业过程中,我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看。今天互联网上有不少创业成功以后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创业者,我觉得在这种时候可能把心态处理好,我觉得会使成功变得更容易。所以这是我刚才回答你的观念,就是我把我自己看成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媒体:小米是扁平化管理著称,小米员工即将突破一万人,小米如何在内部建立管理体系,怎样的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小米一直贯彻的高效呢?
雷军:我们去年10月份突破1万员工,预计今年零售规模会突破一千亿人民币。所以实际上是在一个管理的坎上,过去五六年小米管理上实施了超扁平化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也在探索在1万的台阶上我们怎么高效率管理,谈不上经验,我们认为可能还是要结合一些传统的管理理念,然后进行融合。比如传统管理里强调KPI,过于强调KPI有很多问题,没有KPI也有很多问题,怎么在中间找到平衡点,这是小米正在实践的东西。我跟很多企业家交流,他们说企业在1万人,一千亿都是巨大的坎,如果顺利了,很快可以上两三千亿,如果不顺利会在这里徘徊很久,中国很多企业都在一千亿上下徘徊。这个探索我们正在一两年内做,我们叫补课,补课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用成绩说话,如果未来两三年我们成长很顺利,就说明我们解决了这个阶段的问题。我觉得管理是在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面对这些问题去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