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领导者来自哪儿:几乎被百度和微软包揽了

近日《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李开复、陆奇、张潼、王海峰、周靖人、闵万里等人均榜上有名。

该评选指出,西方国家可能对原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Eg),谷歌无人车之父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神经网络之父” 杰弗里·希尔顿(Geoffrey Hinton)等人物比较熟知,却很少了解中国引领AI创新的关键人物。实际上这些高管、企业家、教授和研究人员位处最重要的中国科技公司与研究实验室,并因其技术专长与成就获得广泛尊重。

结合《福布斯》评选出的20人名单来看,目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向前发展的领导者中,只有4位出身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其中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几乎包揽了剩下的名额。

经澎湃新闻统计发现,这20人中目前在百度供职的多达7人,加上曾经在百度工作过的,刚好10人占据了榜单的一半,说百度撑起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人物的半壁江山并不为过。

百度于五六年前开始布局人工智能,2012年就建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是较早开始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公司之一。从人才的数量上来看,百度的超前布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福布斯》也在今年初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指出,百度将自我学习、神经元网络技术融入了核心的搜索业务之中,实现经营方式的创新。百度搜索业务占据中国75%的市场份额,拥有庞大客户群体的数据,有助于利用AI来为客户提供更加有效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从这20人的工作履历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领袖人物中大部分都拥有海外科技公司的研发经历,譬如谷歌、苹果、Facebook、IBM等科技巨头。最有意思的是,其中多达8人曾为微软工作过,可见微软是中国IT界的黄埔军校这一称号并非虚传。

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名单,及其工作履历。(√表示目前就职单位,O表示曾经任职单位)

毋庸置疑的是,眼下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都在向人工智能领域开火,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咨询机构麦肯锡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近来中国的学术和研究机构比美国、英国或者任何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机构在人工智能的论文上取得了更大的成绩,仅在2015年就产生了1万篇论文。

该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开发中心之一,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们都认识到,众多的人口、多样化的行业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提供巨大的市场,因而他们都在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而这些技术能大大提高生产率,或将成为中国社会在劳动人口老龄化压力下用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关键能力。发挥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作用取决于其实际应用能力,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的应用,更包括其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意识、积累开发技术相关知识以及对成本的投入。

麦肯锡预测,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中国数以亿计的工人和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改变,中国有一半的工作有望在未来实现自动化,并成为全球最具自动化潜力的国家。

而《福布斯》也指出,在强大的政府和企业数十亿美元投资的支持下,中国正在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地位。美国政府担心龙头地位不保,正在考虑限制中国资本对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附:“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名单及介绍

1、李开复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谷歌中国前总裁

李开复曾就职于苹果、微软和谷歌,是全球公认的科技领导者。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他创办了创新工场,积极投资中美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

李开复在中国深受推崇,在中国社交网站上有五千多万粉丝,他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发展趋势的标志性“预言家”。李开复近日向CNBC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是“比电力、工业革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所有人类科技革命加起来都更伟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