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下半场: 深水区竞技 人工智能接棒?

此外,微医已确定正在启动筹划IPO,平安好医生也被传出将IPO。在此前,春雨医生、美柚、大姨吗、悦美等也传出上市规划。在12月20日,健康160 CEO罗宁政在发布2018年战略时再次表示,希望在未来退出新三板,在主板上市。在姜阳之看来,现在行业有这样的热度是好事,如果二级市场表示亮眼,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关注一级市常

不过,李志指出,目前很多拟上市的企业并不是靠互联网医疗部分实现的盈利。“如趣医的盈利也要等到明年。趣医有很多业务具备竞争力,但其不是依靠C端实现的盈利,收入来源也是保险公司,帮助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理赔业务实现收入。”

AI的救赎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家有计划上市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创始人均表示,初创时期是没有营收甚至亏钱的,需要靠融资来先养活自己,再发展壮大甚至上市,但上市并不是最终目标。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实现盈利中,而随着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巨大变化及技术的改变,企业布局也发生变化。陈弘哲以微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称,微医经历了搭建医疗资源网络、连接患者资源的阶段,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智能化的阶段,同时也在继续扩大前两个资源的建设。为此,包括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都在布局智能医疗。

2017年3月份,微医就向浙江大学捐赠一亿元成立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中国首个开放式医学人工智能平台。

2017年7月,阿里健康推出了医疗AI“doctor you”。目前已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达成合作,推进智慧医疗落地。

2017年8月,平安好医生宣布将加大在医疗领域的建设和投入,陆续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打造医疗AI产业链和服务链。另据一位平安好医生负责人介绍,近日平安好医生与云知声合资成立了上海澔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做家庭智慧终端。而对于平安好医生上市的传闻,上述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未来的资本动作还在规划中。

在姜之阳看来,目前是由“互联网+医疗”进入到“医疗+互联网”阶段,医疗产业使用互联网,比如远程问诊、远程阅片、远程手术等才刚刚开始,把医疗知识数据化、结构化、智能化,使用互联网工具变得更精准、更智能、更灵活等是这个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团队应该是临床大夫+工程产品化等技术团队+互联网人士的合作为主要模式。

“如一家做FFRCT的美国公司Heartflow,刚刚融到1.5亿美金,产品进入了CMS(内容管理系统),大概每例收1500美金,采用互联网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的同时又能不断地积累数据,反过来模型将更加精确,我觉得是医疗+互利网的典型例子。” 姜之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称。

而投资者出身的唯医创始人刘峥嵘认为,互联网医疗企业走到大数据、AI的领域,实际也不难理解,也理应会走到这一步。就在12月19日,唯医还与阿里云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骨科领域的应用。

“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后,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完成了基础数据的积累,每天有大量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使得结构化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也能形成智能诊断。未来走向互联网+AI,这也有助于互联网企业实现盈利。”刘峥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

唯医专注于医疗细分领域骨科,为骨科医师提供专业课程及手术视频、期刊、讲义及在线会议直播等医学教育资源,并搭建专业医学互动平台。目前,唯医注册骨科医生有12万,覆盖了全国80%左右的骨科医生人群。

通过医疗教育的大数据,唯医清晰地掌握了骨科医生的临床方向、专业能力、同行评价、学术影响力等临床执业的数据,为精准的患者匹配治疗,以及针对性的医院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另一方面,唯医通过大数据积累,借助智能工具体系,可以以数据为基础,实现精准销售和回溯等,以线下医院为核心,打通产供销链条。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种与企业方面的合作实际与丁香园的E-marketing有点类似,在目前合规的严格要求下,通过平台对医生进行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