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坐落于英国剑桥,公司全称为Advanced RISC Machines,凭借在低功耗前世如处理器领域20年的设计经验,ARM公司在近两年的发展和曝光率只能用“井喷”来形容。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的迅猛发展,ARM公司也成为金融界眼中的明日新星。
虽然ARM公司早在1998年就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上市,但上市之初的ARM公司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直到几年后的移动终端大爆发,才让人们真正注意到了这个隐藏在整个产业链后面的功臣。与发布会频繁的半导体巨头英特尔相比,ARM公司显然是低调的,这一点很像英国剑桥的安静与美国硅谷的喧嚣。
以11月8日的股价计算,英特尔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而ARM公司的市值仅为135亿美元;英特尔是ARM公司的十倍。在公司的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式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个厂商完全迥异的风格。
ARM公司的主营业务仅有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一项,而英特尔的业务范围则包括了桌面处理器、企业级处理器、移动处理器的设计和制造,芯片组以及功能性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等等。如果说ARM公司在嵌入式领域拥有优势的话,那么英特尔则是半导体设计制造行业中不折不扣的巨人。
看过了两家公司在财务和产品方面的对比之后我们再来看看ARM这家公司是如何奋起挑战全球半导体行业老大哥英特尔的。
针尖与麦芒
前段时间,IT产业巨头惠普宣布将与Calxeda公司合作推出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服务器。全新的ARM架构服务器拥有极高的密度,能够在一个标准机柜内容纳超过2800台服务器;而对于采用传统X86架构处理器的机架式服务器而言,这一数量仅为44台。当然,刀片服务器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一数量,但总体而言,一个机柜所能容纳的X86服务器数量相对于2800这个数字来说仍然是非常有限的。
虽然单个ARM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相对于传统X86架构服务器来说并不强力,但其超高的密度和节能设计才是其架构的真正优势所在。根据惠普透露的信息,在处理一些网络相关的任务时,低能耗服务器可以将能源消耗降低最多89%,节省94%的空间。相对于不断追求低PUE值的数据中心来说,这种等级的能耗降低无异于“天堂”,而ARM服务器所带来的94%空间节省对于数据中心和企业来说则是另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好处。
ARM系处理器的脚步不可谓不迅速,前段时间,ARM公司刚刚向外界公布了拥有64位指令与寻址能力的ARMv8架构,本周就有重量级厂商宣布产品,看来这一切都在ARM的预料之中,而且其计划看似进行的也很顺利。虽然从技术上来讲,ARMv8架构并不能算是革命性的,但具备了64能力的ARMv8架构可以说打破了SOC(系统级芯片)与企业级处理器之间最后一道壁垒。在之前的ARMv7架构中,ARM已经成功为其SOC系统加入了虚拟化功能。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ARM的目的是想打造一款轻量级、低功耗、低成本的服务器系统,其目的在于抢占低端市场和分布式计算市场。而根据ARM产品目前所呈现出的特点来看,ARM的策略实现起来难度并不大。而且ARM凭借独特的生态系统也能够为终端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产品。
当然,英特尔作为行业的老大哥也不会对此视而不见。针对ARM系产品咄咄逼人的架势,英特尔也有自己的杀手锏。没错,那就是Atom。
ARM作为英特尔产品线中功耗最低的产品级别,被英特尔拿来用以对抗ARM是理所当然的策略,而其优势就在于强大的产品支持与成熟的应用。目前已经有一家名为SeaMicro的公司出品了多款以Atom为基础的服务器产品。根据公司最新产品的规格,用户可以在一个7U的标准机箱内最多安装512个Atom计算核心。而其采用的Atom处理器也是经过英特尔特别设计的64bit版。由此算下来,用户同样可以在一个42U的标准机柜内实现超过3000个Atom服务器。当然,这是在不考虑供电和散热的情况下。所以在密度上,英特尔很可能能够打成平手。
而英特尔手握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成熟的应用。众所周知,ARM系列处理器采用的是RISC指令集,现行系统要想移植则面临着大规模的重新编译,隐性成本极高。而英特尔Atom处理器采用的是X86指令集,与现行服务器标准完全统一,因此操作系统与软件的移植工作相对要简单许多。
两个好汉谁来“邦”?
除了产品技术与作风的不同之外,英特尔与ARM在合作策略上也完全不同。